第8版:爱生活·绿色科技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绿色科技

“零碳公园”“低碳公园”知多少?


    ■ 六月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很多地区开始建设“零碳公园”和“低碳公园”。这些公园采用环保技术,结合当地特色景点设计,让人们在逛公园的同时亲身体验到绿色低碳生活,既寓教于乐又能亲近自然。不妨来看看这些富有特色的公园在哪里?又有何独特之处?

    北京龙湖G-PARK科技公园:游客在“玻璃地砖”上行走可为公园发电

    “G-PARK科技公园”是北京市首个“能量公园”,园区应用整体太阳能发电方案,太阳能装机共7000瓦,一年可发1万多度电,实现了能量均衡,还有富余电量并网,产生的节能效果相当于种植约300棵树。园区里的采光顶安装了太阳能组件,其产生的电量可供园区日常使用;公园马路不仅能发电,在冬季还能自行发热,融化路面冰雪;逛公园时手机没电了,园区里的遮阳伞就能为手机充电,伞下还装有可连续照明10小时的LED灯。

    园区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能,还有人体动能。园区小路上安装了一块块的“玻璃地砖”,看起来好像是普通的照明灯,实际上是“集电地板”,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游客踩踏地板产生的振动来发电。游客一踏上地板,地板中的模块被挤压产生电流,就相当于游客在公园中走路都在发电。不仅如此,“集电地板”两侧路边还有景观灯,游客每走一步,景观灯随之亮起;游客在地板上跳一下,喷泉就会喷射一下。

    保定电谷城市低碳公园:四季恒温是亚洲最大光伏温室公园

    电谷城市低碳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占地48亩,是亚洲最大的光伏温室公园。公园外墙及屋顶全部依靠太阳能发电,年发电量360万千瓦,全年可节约标准煤1512.2吨。

    园内栽种椰树、榕树等上百种南方特色植物种,绿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公园还规划设计了南方水乡风情的“水竹轩”茶室、豢养孔雀的“孔雀长廊”、椰壳开放式造型的餐饮区及形态各异的“造型榕树区”、琼岛风情的“吊脚楼”等,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南国风情。公园还以“北变南”为设计理念,园内水系面积1200平方米,四季恒温,常年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

    大连低碳公园:完全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能

    辽宁省大连市黄泥川天地软件园区,是大连第一个“低碳”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公园运转完全靠太阳能和风能,园内有一大排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发电量近2万度;公园还装有两台小型风力发电机,一台风力发电机一年可发电9125度。

    公园的低碳设计也随处可见:公园道路用粗骨粒沥青配上薄薄水泥,使路面形成蜂窝组织,宜于雨水下渗;路面所有的反光道钉、路灯、花架都装有太阳能光伏板,白天储存光能,晚上用于LED照明。

    公园唯一的建筑是低碳体验馆,同样集合了众多低碳设计。“绿色屋顶”上种植花草,留出小块区域装上玻璃用于白天自然采光;室内使用的木板都是废木材压制的合成板;公园排水管道用石头覆盖,并用铁丝捆绑成一个方体,既美观又环保。馆内没空调、没暖气,冬天也全靠太阳能供热水、地热供暖。另外,雨水回收、垃圾处理等也全部采用国际最新低碳技术。

    北京绿心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超8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1.2%

    绿心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中心地带,总面积达11.2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东方化工厂,公园建成后真正实现了“森林入城”,未来公园将打造成副中心首个近零碳排放组团。

    经测算,绿心开园一年多目前仍处于“碳盈余”状态。这不仅因为超过85%的植被覆盖率持续固碳释氧,更在于园内所有建筑均综合运用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储能和智慧能源管理等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41.2%,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6吨,相当于约20平方公里森林每年的碳汇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