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必须坚守红线
近日,某报记者卧底调查无锡星巴克咖啡门店发现,一些门店频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一名主管更是明确表示,把前一天剩下的摆上柜台继续卖,“先卖昨天剩下的,再卖今天新进的。”
而不仅食材,星巴克门店卫生问题也令人担忧。一次打扫时,值班主管吩咐记者用咖啡吧台的白毛巾擦垃圾桶。而这之后,记者又看到其他店员用这条擦过垃圾桶的毛巾继续擦拭吧台和咖啡机。记者卧底多日后发现,上述乱象并非偶发,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这是有些门店奉行的食品安全“潜规则”。
食品安全无小事。今年以来,多家知名餐饮品牌屡被曝光。肆无忌惮挑战道德与法律底线的行为背后,是唯利是图的品牌默许与缺乏硬性约束的行业自律。食品安全关乎百姓的生命健康,必须坚守红线,以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媒体与消费者的积极监督,让危害食品安全行为无所遁形。
管住“小门”才能守住防疫“大门”
12月11日,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等突击暗访督查嘉善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在姚庄镇的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江海洋一行被公司安保人员拦在企业大门之外。企业规定,外来访客没有预约不能进入;进出货运车辆必须按要求进行登记,司机需要配合亮码、测温。企业门卫室窗户上张贴了姚庄镇防疫办电话,有助于安保人员有疑问随时咨询,有情况随时通报。“每个人进进出出都要查的。你这里有两万多人,你来得及吗?”江海洋问。“可以,我们人手够。扫一个进去一个”安保人员回答。看到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江海洋为安保人员点赞。
如今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只有管住基层的各类“小门”,才能守住疫情防控的“大门”。
跨越17年的还债承诺
17年前,王明英因经营不善欠供货商王艮华(曾用名:王银华)1万元货款,她许诺:“一定还上”。17年后,不慎丢失王艮华联系方式的王明英拜托当地媒体帮忙寻人。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南津街派出所民警看到报道后,决定帮王明英找到王艮华。由于王明英一直记的是“王银华”,民警走了些弯路后又与王明英核对,才终于找到了王艮华。
12月7日,双方在派出所重逢,王明英也终于还上了欠款,这份跨越17年的还债承诺终于兑现了。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在派出所民警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个完美的结局。
货币的价值或许不可同日而语,但诚信的价值却弥足珍贵。为这位讲诚信、有担当的女士点赞!
规范“拍照搜题” 保护独立思考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下线的相关教育App提供者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后,在平台补充许可信息,提交恢复备案申请,经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恢复上线;未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许可的,撤销备案。
搜题App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成为学生的“助手”,而不能成了扼杀学生学习动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推手”。
侯文雅 孔一涵/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