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杨娜 发自北京 12月28日,教育部召开“办实事 见实效”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情况。据悉,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021届毕业生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达50万人以上。截至9月1日,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总体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教育部组织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系列活动,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通过项目引领、政策带动,持续推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加快招录进程。教育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组织实施“国聘行动”第二季,累计提供岗位82万个。
2021届毕业生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达50万人以上。为了做好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教育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单位,举办“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5.6万个;会同相关部门举办了中央企业面向新疆、青海、西藏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都面向低收入家庭、残疾等毕业生群体,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活动,有力促进了相关群体的就业。截至9月1日,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总体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王辉透露,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