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小传 /
索拉生前是青海省玛多县政协办公室主任,是一名常年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因长期工作劳累、连续加班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尽显为民情怀,用生命诠释了“忘我奉献,不忘初心”的崇高精神。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周萱
“咱家有个家训,就是不能只顾自己,要为了更多的人而活着,等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这是索拉生前对儿子说过的话,在12岁这样一个正需要母亲关心呵护的年纪,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索拉生前是青海省玛多县政协办公室主任。2021年10月11日,索拉在单位加班时突发脑出血,最终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父母给她取名“索拉”,寓意祈愿“幸福快乐”。索拉懂得,给别人带来幸福,才是最快乐的。
她看到困难群众就心疼
1982年1月,索拉出生在青海省玛多县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位乡村教师,父亲是民政干部。
12岁的时候,阿爸在回县城的路上出车祸殉职。“做一个像阿爸一样有责任、让群众信赖的人”,从小索拉就在心里种下这样一颗种子。
索拉先后在县检察院、县委办公室、县教育局工作,2011年调入县政协办公室。
在玛多全县全力脱贫攻坚的日子里,时任县政协综合室主任的索拉经常到单位联点村走访,谁家有孤寡老人生活自理困难、谁家过冬物资还没备好、谁家孩子该入幼儿园了,她总是记得很清楚,她常跟同事说:“安排联系点,就是把群众托靠给你,有困难想办法解决,只要用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帮扶户秀毛家中孩子考上高中,一时拿不出学费,索拉知道后,主动联系村“两委”想办法,并自掏腰包捐出2000元,帮助秀毛的孩子顺利上学。贫困户扎西靠打零工供三个孩子读书,家中没有牛羊,也没学下手艺。她征求扎西意见,给他打气鼓劲,联系熟悉的房屋装修老板,让扎西跟着学习装修、做木工。几年下来,扎西学会了木工手艺,他感动地说:“索拉就像亲阿姐一样,把我们家的事情挂在心上。”
“索拉是以心换心地在真帮真扶,她看到困难群众就心疼”。下村的干部这样说。
2021年5月22日,玛多发生7.4级地震,索拉来不及跟家人报平安,就匆匆忙忙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抢险救援中,她受命担负起物资接收、调配、发放等任务,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点。繁重的工作让她的身体难以支撑,面对同事让她休息的劝说,她只是摆摆手,倒出几粒随身携带的药丸送进嘴里说“没事,不算啥”。
此后一个多月里,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而在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笔物资的接收与分发、每一个临时救护点的人员和物资数量……正是这样一份责任与细心,确保了每一批救灾物资及时精准地送达到受灾群众手中。
勤奋工作舍小家为大家
“大姐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她总是教育我们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索拉的二妹朗德这样告诉记者。
阿爸去世后,留下了索拉的母亲和她们姐弟5人。那时候生活很困难,作为大姐的索拉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成家后的索拉,让年老多病的母亲留在自己身边,承担了照顾母亲的大部分责任,这也使得弟弟妹妹们可以安心工作学习。母亲身体不好,索拉担心老人一个人在家不安全,时常会在加班时带上妈妈。
作为母亲,索拉却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照顾儿子。有一次,索拉在西宁参加完干部培训赶回家,打算给孩子过生日,这也是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以来第一次过生日。但是单位通知她,联点的吉日迈村的扎杰因急性阑尾炎正在送往西宁。索拉简单安抚了一下孩子,就赶往医院……等她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孩子早已熟睡了。
2021年10月11日,索拉跟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整理需要实地督办的重点提案。当晚11点左右,索拉开始感到头痛,实在坚持不了的索拉回家取药,却晕倒在家里,虽经玛多县医院抢救,却不幸去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
“她为人朴素,生活中很节俭;工作严谨、认真,思路清晰,对同事、朋友热心,很有亲和力……”两个多月过去了,回忆起自己儿时的伙伴,玛多县妇联主席杨义红的语气里透着哀伤。
“索拉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不论是什么岗位,她都倍加珍惜、认真对待,不论什么工作,只要交给她,就让人感到放心。她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与干劲。”索拉的同事这样回忆她。
“等你长大了,也要帮助困难牧民过上好日子”,这是阿爸对索拉说过的一句话。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阿爸的话就铭刻在索拉心里,这是父亲的教诲,也是藏族的女儿、索拉短暂一生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