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女学生劳拉拿着刚制作完的棉花画高兴地说:“第一次接触棉花画,真的特别有意思,而且还可以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和同学劳拉一样,哈萨克族小学生加力哈斯和剑宝力也很喜欢棉花画,还想拜师学艺。
近日,一场相隔4500多公里的棉花画之约,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木垒县)进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棉花画第四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郭美瑜老师,用新疆棉花教木垒县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一起制作棉花画。
2020年下半年以来,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以下简称漳州分指)立足漳州市文化资源禀赋,以书画润疆和“非遗”润疆为切入点,持续推动木垒县“小小书画家”培训工作启动仪式暨闽木“小小书画家”实训基地落成仪式、“闽疆共携手 丹青颂党恩”——漳州市书画名家新疆木垒写生采风和艺术考察、“海丝陆丝 情牵非遗”——“雨润胡杨”文化润疆等活动相继举办,文化润疆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
在书画润疆方面,漳木杯小学生书画赛、闽木书画交流中心建设、漳州书画名家木垒写生行和小小书画家培育等活动,激发了当地各族师生学习书法和国画的兴趣爱好。
在“非遗”润疆方面,除了举办“海丝陆丝 情牵非遗”福建漳州援疆“雨润胡杨”文化润疆系列活动,还举行了版画、剪纸、茶文化、棉花画、水仙花雕刻等系列展览和创作技艺展示,并开设专题讲座、开展非遗协作签约仪式等文化活动,推动茶文化、剪纸艺术、版画和棉花画制作进机关、进农村、进民宿、进学校、进企业,共同见证“海丝”“陆丝”非遗文化在木垒的交融与碰撞。
在谋划“十四五”援疆项目时,漳州分指将文化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在交往交流交融、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安排了木垒县文化基础设施改善、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乡村文化传承等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有资金保障。如2021年,安排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头畦村、霍斯章村等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及配套设施,以及民俗博物馆、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对于非项目类文化建设,漳州分指统筹各方资金,保证文化润疆项目有序推进。
(吴军华 叶燕亮 陈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