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抢疫苗,聪明没用对地方!
近日,江西南昌一研究生刘某帮女友代抢九价疫苗成功后,使用编码程序编写代码,发布有偿代抢九价疫苗信息。医院工作人员发现,该院九价疫苗预约成功者大部分都是通过黄牛途径取得挂号,且其医院系统存在破坏干扰的痕迹,遂报案。目前,刘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九价HPV疫苗本就“一苗难求”的情况下,医院系统正常挂号为所有人提供了获得疫苗相对公平合理的环境,但发现“商机”的刘某却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严重破坏了这种公平,其所带来的影响除了人们平等获益机会的失衡,更危险的是利用技术控制本就稀缺的资源谋利,最终会形成价高者得的不良局面,这既不利于HPV疫苗的推广,更伤人心。聪明没用对地方的刘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
“私人定制”教师评语体现舔犊之爱
又到了期末,班主任最近都忙着给班里的孩子撰写评语,不少“走心”又有创意的期末评语纷纷涌现。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小学二(6)班的王盛钞老师就用一段段精美的文言文,为班里43名学生量身定制期末评语。一万多字的43份文言文,惊艳了师生和家长,也俘获了孩子们的心。
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小小的点评,老师却愿意花更多心思在上面,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在岗位上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的良苦用心。
医护人员遇路人昏迷 伸援手温暖人间
“醒醒,醒醒……你听得见我说话吗?”近日,接女儿放学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急诊科护师李倩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昏倒在路边后,立刻跪地为其做了15分钟心肺复苏。从发现患者昏迷到120到达的15分钟里,李倩一刻不停地为男子实施心肺复苏。疫情期间,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做急救可能会面临很大风险。当被问及她是否会害怕时,李倩表示,作为医护人员,遇到这样的情况,抢救昏迷者是本能反应,顾不上考虑自己的安危。不管是不是在医院,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治病救人。
见义勇为的瞬间永远温暖人心。不顾疫情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医护人员本能地上前施救不仅是对医德的最美诠释,更是一个人危急时刻闪烁出的人性光辉。我们的社会应该对这样的无私英雄给予嘉奖,肯定和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更多的人学习。
保护儿童还需织密“法网”
贵州龙里县一5岁女童疑遭生父和继母虐待,下肢被严重烧伤的消息牵动着众人的心。15日晚,龙里县妇儿工委发布通报,女童生父和继母均已被警方刑拘,相关部门已对女童开展救助。16日,女童的亲戚表示,目前孩子病情稳定,当地政府提供了很多帮助。孩子父亲和继母未领结婚证,孩子将来会和爷爷在一起生活。龙里县工作人员也表示,县政府相关部门将持续开展关爱工作。
虽然施暴者目前已被绳之以法,但虐童案件的发生仍提醒着我们,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已颁布实施的今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还远未结束。面对来自亲属或监护人的伤害,法律程序须进一步完善,在虐童行为初露端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前,织密“法网”,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