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琴
山西大学副校长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建成了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集设计、开发、应用为一体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的科研团队获得“山西省模范集体”和“山西青年五四奖状”;为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作出重大贡献。主持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奖项8项。
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从百年党史宝贵经验中不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激发不懈奋斗的澎湃力量,始终牢记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要紧紧围绕资源型转型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课题,以永不满足的奋发心态,永不懈怠的奋进姿态,永不停步的奋斗状态,争取新的更大成绩;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努力培养更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接班人。
曾艳梅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转向架研发部总体设计师,中车资深技术专家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湖南省劳动模范
从业23载,始终扎根于科研一线,在转向架领域把技术做到极致。主持研制了全球首个速度等级最高的A型地铁转向架、中国第一台通过欧盟TSI认证的电力机车转向架,为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铁路量身设计耐热型大功率电力机车转向架等,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国际美誉。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湖南省专利特别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获授权专利41项。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今后将带领团队继续在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大道上,克难攻坚,以技术创新驱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国家重点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早日建成“交通强国”和“制造强国”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怀秀
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云南省先进工作者
坚持非遗传承28年,致力于国家非遗传承培训与教学成果展示,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献策出力。创办“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烟盒舞等传承教学,9年来培养学生近千人,非遗传承人700多人。作为云南省政协委员、“四个一批”专家人才,积极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建言献策,成为对外宣传、推介云南民族文化的符号与旗帜。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实践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方法,强化实践能力,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矛盾集中的“第一线”、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我将更好地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扎根家乡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最大程度地发挥专家人才的引领作用,向国内外宣传、推介云南民族文化。
张和妹
海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海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入职二十余年,凭着对病人和护理专业的热爱及超出常人的辛勤努力,成为省内知名的护理专家。2019年荣获《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护理管理创新奖”优秀奖。2018年被中华护理学会授予“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推进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肩负新使命,要时刻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全面提高技术创新和学术研究能力,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进取心、奋楫勇进的干事态度,确保如期实现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扛起省医担当。
胡爱月
福建福能南纺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卫材厂党支部副书记、副厂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金牌工人、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
27年来,她始终奋斗在生产一线,操作技术出类拔萃,在全省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她先后带出了50多位徒弟,为纺织技术的传承和企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她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好队伍,做细思想工作,优化分流安置方案,圆满完成原纺织厂人员分流安置,助力公司从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到智能化、现代化非织造布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有着23年党龄的基层一线党务人员,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得智慧和启迪。未来,纺织行业将集知识、技术、技能于一体,南纺公司将逐步从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到高智能非织造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身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我将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带领生产厂、车间职工脚踏实地履职尽责,在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严 玲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船舶用钢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
27年来始终坚守科研一线,在国内率先开发出耐低温钢、止裂钢、耐蚀钢等四大系列高端船舶用钢,首发应用于国内外重大海洋装备,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实现新产品创效2.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28项,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和船舶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作为一名钢铁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并落实到科研工作中。以制造强国建设为己任,深入科研和生产一线,锐意创新,埋头攻关,做好钢铁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我国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技术瓶颈,研发出更多先进海洋工程材料,为实现钢铁报国、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郑卫红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4号线项目经理兼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副书记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
31年来始终奋斗坚守在建筑施工一线,在全国最长上下重叠隧道天津地铁建设中,她和团队解决了“高烈度、强震区、特软地质、长距离、小间距重叠隧道施工技术”等施工难题,施工技术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个,获得专利8项,获全国及天津市QC成果18项,参与编制完成地方规范标准6项。
在“知”上下功夫,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入领会六中全会《决议》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领会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论断、新概括;在“行”上见成效,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为祖国的交通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何光华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电缆运检室主任,江苏省示范劳模工作室负责人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始终扎根生产一线,针对岗位发展中的生产技术难点深入钻研,开发出体系化流程工艺,研制了一系列新型工器具装备,努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供电解决方案,成为国网电力电缆行业施工运维技术的领军人才。获国家专利授权4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6项,其主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一名电力行业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我将做好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劳模精神的传承者,带领团队,立足岗位拼搏奋斗,不断激发劳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党员工匠技能骨干,积极投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动“设备感知更准确、运维业务更精益、风险预警更精准、应急抢修更高效”的一流电缆精益管理城市样板建设,以“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实际行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白玉晶
吉林省辽源市水务集团公司排水维护队队长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3年来,她一直奋战在排水维护工作第一线,负责全市200多公里排水管线、两万多座排水井的清掏维修,汛期“雨声就是命令”,不分昼夜地在低洼地段排放积水,守护城市排水生命线,守牢水生态保护红线。
六中全会的召开,总结历史经验,回应现实需要,面向未来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初心,坚定决心,以使命担当鼓舞信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新的辉煌。作为一名排水工人,保证城市排水管网的畅通无阻,保障城区汛期安全度汛,守住环境治理成果是我的责任。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不但要做业务上难不住的人,生活上作风正的人,方向盘掌得住的人,还要在每一项任务中都能冲在前头,每一次危险都顶得上去,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为民解忧,诚心诚意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陆邓平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运行指挥部飞行签派室高级签派员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作为为数不多的女签派员,她扎根边疆工作的16年里,累计保障了近12万个航班安全运行,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保障任务、维和包机任务、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保障任务等。她领衔成立陆邓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化解航班运行突发状况,其申报的X54项目使得出疆航班空中飞行时间大幅减少,每年节约燃油成本超2000万元。
始终保持“忠诚之心”,真正读懂、学透六中全会精神之内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具体举措,带领劳模创新室的伙伴们提升业务知识,化解航班运行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到放行、监控班班精细化,为公司运行生产保驾护航,在推动南航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的新征程中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