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PDF版下载

版面: 特刊

相聚五环见证冰雪之约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侧记


    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开幕式前的表演。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开幕式上歌唱。    新华社记者 曹灿/摄

    国家体育场外拍摄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孔一涵

    2月4日,立春。

    北京春寒料峭,“鸟巢”激情似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拉开序幕。

    再次点燃奥运火炬,“鸟巢”创造了历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举办过冬奥会和夏奥会“双奥”开幕式的体育场馆;北京也创造了历史,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媒体的镜头聚焦,观众屏住呼吸:雨水、惊蛰……立春,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归零,冬奥会正式开幕,也象征着体育精神蕴含勃勃生机。

    烟花载着观众们的期待飞向高空,闪耀出奥运五环!

    “鸟巢”中,嘹亮深情的小号声响彻夜空,动人的旋律直抵人心,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在100多位各民族各行业群众代表的手手相传中,五星红旗平稳且坚定地向前移动,最终到达升旗手的手里,在“鸟巢”中冉冉升起!这一刻,观众们的眼中盈满了自豪的泪花。

    随后,灯光转暗,一滴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澎湃翻涌的波涛,飞流而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独属于中华文化的狂放与浪漫!渐渐地,翻腾的浪涛凝结成一块纯洁剔透的冰晶,曾经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不断在冰晶上闪回。奥林匹克标志熠熠生辉,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藩篱在奥运精神中消融。

    冰晶上的符号最终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砰”!在影像冰球的“击打”下,冰晶逐渐碎裂,雕刻成为坚不可摧的冰雪五环!

    场中,冰雪雕刻“中国门窗”缓缓打开,代表团依次入场。

    当家喻户晓的《歌唱祖国》乐曲声响起,东道主中国代表团高举五星红旗步入会场。雪车女将赵丹和速度滑冰名将高亭宇共同执旗,一身红衣的中国代表团队伍,让“鸟巢”成为红色的海洋!

    观众们为每一位入场的运动员欢呼,为每一个代表团欢呼,祝福他们在冬奥会上超越自己、展现风采!

    随着火炬传递仪式开始,冬奥会开幕式最大的悬念,如何点燃主火炬也即将揭晓。

    赵伟昌、李琰、杨扬、苏炳添、周洋,火炬在一位位创造历史的中国体育健儿中传递;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奥运精神在一代代中国体育健儿中传承。最终出生于2001年的迪妮格尔·衣拉木江与赵嘉文接过了奥运圣火,他们是本届冬奥会运动员,也是正走上世界舞台的青年人。青年人从前辈们的手中接过火种,“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也必将在青年人的身上继续燃烧!

    作为点燃主火炬的火炬手,迪妮格尔·衣拉木江与赵嘉文共同高举一支燃烧着的火炬,走向由91个国家和地区的引导牌组成的巨大雪花。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被作为主火炬,轻轻地放在了雪花中心。

    在北京冬奥会,圣洁灵动的火苗代替了熊熊燃烧的火焰,见证皑皑白雪晶莹冰面,见证运动健儿的汗水与荣耀,见证志愿者的奉献,更见证每一个人对冰雪的热爱与激情。

    在烈烈燃烧的奥运圣火之下,让我们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

    让我们以冰雪为媒,共赴冬奥之约,一起向未来!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