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 周海霞
2月1日,大年初一,河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周爱武,带着满满的爱意和自费购买的各种特产,从新疆兵团第二师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尉犁县,看望他的68个结亲孩子,还有他的大哥买合木提·达吾提,他的“新疆妈妈”赛丽曼·苏皮。这个大家庭,度过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
刚到新疆尉犁县兴平乡统其克村,68个孩子就把他团团围住,亲热地叫着他。想跟他亲近的孩子太多,他抱也抱不过来,只好喊大家一起合个影。
“迪力夏提个子这么高了,大学再有两年就毕业了吧?”“是呀,我上大二了。”
“古丽上高中了,作文是不是越写越好了?”“是呀,在您的影响下,我爱上了阅读,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68个孩子,周爱武都能清楚地叫出名字。这已经是他坚持第十年看望这些孩子了,当初还是小学生的孩子们,一茬一茬地长大了。
迪力夏提·阿不都力米提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今年21岁。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萨利肯江(周爱武的维吾尔族名字)爸爸”的时候他13岁,上初一。
那时,周爱武刚从河北来到尉犁县,学会了维吾尔语和文字之后,就开始在每周六下午给孩子们上四个小时的课,教他们写汉字、说普通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现在就读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迪力夏提,就是在那时树立了人生理想——做一个像周书记一样的人,给更多的人带来帮助。他说:“我们好几个月没见到萨利肯江爸爸了,我们都很想他。昨天他在我们的群里说今天要来看我们,大家都激动得不行,今天都早早地起床,天刚亮就来到约好的集合地——买尔哈巴·艾比家,就是想早点儿见到他。”
今年19岁的艾力凯木·艾尼瓦尔说:“我从六年级开始接受周书记的资助,他对我们特别好,很有耐心。我永远都记得他说的话,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
2013年9月,周爱武作为河北省承德衡水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来到尉犁县开展援疆工作。初来时,他曾担任尉犁县兴平乡统其克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那里的孩子们、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三年援疆期满,周爱武再次主动请缨,继续援疆。现在在新疆兵团第二师工作,担任河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近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他人在哪里,都一直牵挂着统其克村的孩子们,他还建立了68个孩子及家长的微信群。每年中秋节和春节给孩子们发放助学金,和孩子们在群里交流也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孩子们在学习上有喜讯也会第一时间向他报喜。
学会了维吾尔语后,周爱武收了很多周围的学生,教他们学习。“小书包爱心课堂”坚持开设到他离开尉犁县。每增添一个孩子,周爱武都自掏腰包,给孩子们备齐必需的书包文具和课外资料。妻子刘新明也特别支持他,“他总说,不能我离开尉犁县就不管这些孩子了,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我能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我就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阳光。”
“我已深深地爱上了新疆这片热土,与各族干部群众在一起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感情是永远不能割舍的。”周爱武说。
周爱武离去之际,孩子们舍不得他,争相与他拍照留念,依依不舍的神情中,是浓浓的民族团结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