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梦幻联动! 从中轴线上看“双奥之城”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李凌霄 发自北京 随着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也进入了冲刺阶段。2月8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活动以“行走在中轴线上”为主题,畅聊这条神奇、古老、壮美的北京中轴线。

    从2008年的“八个脚印”到2022年的中轴线非遗要素组成的北京冬奥会倒计时徽章,北京中轴线成为参与过“双奥”的“格局之轴”,并将争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入场券。

    这条中轴线北启钟鼓楼南到永定门,其间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用7.8公里的长度,将北京城清晰地“规制”起来。北京中轴线上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包含了不同的人文景致和文化习俗。它已经不是过去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

    2021年,中国已经拥有了56项“非遗”,成为世界上拥有“非遗”最多的国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示,“我们已经对文化遗产逐渐从保‘静态’到保‘动态’”。

    “中轴线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吕舟对记者说,“它体现的是中国人的秩序,决定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

    一个城市是沿着中心向外发展的,家国一体都能在中轴线里面体现出来。专家表示,申遗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它不仅能让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得到世界认可,还能促进对于北京老城的保护。单霁翔认为:“中轴线漂亮了,整治好了,大家都会给予期盼。”

    2019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展示了中轴线的历史、故事,与观展人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吕舟表示,今后还会举行相关展览,并融入更多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更好地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古往今昔。

    对于“双奥之城”和北京中轴线的“梦幻联动”,两位专家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吕舟认为,“两届奥运会的召开都与中轴线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单霁翔则表示,“双奥”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文化的自信,这让我们对中轴线申遗更有信心。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