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让身在异乡的家庭,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


    “留德”外来务工人员欢聚浙江德清“兰姐”工作室制作汤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王力中

    2月9日,大年初九,年味儿依旧浓郁,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雷甸村的“兰姐”工作室又重新热闹起来。“永仙,过年好,几天没见都想你了!”一大早,“兰姐”工作室负责人徐云兰就来到工作室,一边忙着准备汤圆材料,一边和老朋友们唠叨家长里短。

    这天,雷甸镇的“留德”员工开始上班,雷甸村“兰姐”工作室也准备了特别的汤圆,一来慰问“留德”过年的这些外来工人代表,二来庆祝北京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刚刚取得好成绩。就这样,“喜迎元宵,喝彩冬奥”活动展开了。

    为让大家吃上这顿特别的汤圆宴,德清县妇联执委、雷甸村妇联主席徐云兰前一天晚上就在做准备。她笑着说:“春节期间,附近很多餐饮店都关门,我们就像过去一样,发动‘德清嫂’,自己动手。”

    徐云兰一招呼,呼啦啦来了一大群“德清嫂”。8点刚一出头,“德清嫂”何永仙就报到了。只见她卷起袖子,拿起扫帚开始清理卫生。尽管工作室很干净,但是何永仙还是边边角角扫了个遍。“客人来了,就要更干净!”

    10点多,“兰姐”工作室响起了孩子们的嬉闹声。原来是“留德”务工者的孩子们来了,只见他们头裹蓝底绣花的围巾,身着蓝色节日服装。

    “这里有汤圆吃,放寒假的孩子一定要来!”来自贵州省福泉市的布依族张仁会,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00多平方米的“兰姐”工作室,平时是村里妇女倾诉问题、化解家事矛盾的“调解室”,闲时,就兼顾一些诸如腊八、包饺子等节庆活动的开展。这不,节前挂上的一串串红灯笼,特别是铺着红毯子的桌子上,放着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气氛更加浸润人心。

    “来,快来搓汤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前来分享美食的外来务工者,带着笑容纷纷上前。

    你做了几个?我做了6个!你呢?我做了10个……欢声笑语中,外来务工者妇女用双手搓出了一个个寓意幸福圆满的汤圆。

    “咔嚓、咔嚓!”屋子里,处处是欢声笑语,放眼是手机拍照。看着30多位在场的妇女满脸喜悦上传照片,徐云兰也被感染地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为感谢这些奋斗者,特地组织开展这场活动。通过大家动手参与,既吃汤圆传承传统文化,庆贺奥运会取得胜利,又让身在异乡的他们,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德清县妇联主席吴敏瑾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些年来,德清县妇联一直定期开展“妈妈的味道”等美食活动,发动“德清嫂”志愿者积极传播志愿服务新风尚,无论是一线劳动者还是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这种来自妇联组织的温暖滋味。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