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总工会:
资金扶持,多方督导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要过一年才能再来,突然觉得一年好长啊!再见了,托管班。”在大连市“慧成长动力营”首批13家托管班结营之时,小朋友在结营日记中,用稚嫩的话语表达了对托管班的恋恋不舍。
“慧成长动力营”是辽宁省各级工会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开始,辽宁省总工会积极推动并扶持街道、社区和用人单位工会开展福利性托管服务工作。省总工会制定托管班建设标准,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托管班示范点选树推广活动,为每个示范班提供3万元的资金支持,重点对托管班的建设情况、消防安全、防疫安全、生活保障安全等方面进行督导。各级工会从场地设施、资金扶持、安全保障、活动安排、人员服务等方面倾力投入,确保家长放心、孩子开心。2021年,全省工会共开办托管班107个,惠及2000多个职工家庭。
托管班积极倡导孩子们自主学习、主动完成课业任务,由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进行适当的作业辅导,同时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培训内容:沈阳高新区总工会开办以劳模精神传递为内核的“劳模精神伴我成长”夏令营,抚顺雷锋纪念馆托管班开设雷锋事迹讲解培训,丹东克隆儿童会托管班开办生态农场等,获职工群众点赞不断。托管班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满足好奇心的课程,假期不再荒废在电视和电游上,不用再翘首期盼早出晚归的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班”,让他们感受到了爸妈的辛苦,体会到了“在一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川省总工会:
严守红线,健全制度
四川省总工会聚焦三孩生育政策下职工子女托管难、无人带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所能及地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托管服务。
针对新冠防疫任务重的医务人员,四川省直机关工会与省卫健委工会联合为省直系统的医务工作者定制了双职工家庭暑期托管服务,职工满意率100%;仪陇县总工会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连续开办三届农民工子女爱心托管班,助力260余户农民工家庭解决生育后顾之忧。
各级工会积极与当地教育、文化旅游等组织沟通联系,开发共享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企业特色、四川特色的托管服务内容。绵阳市中心医院工会打造的“医小宝”暑期托管营,开设了“穿脱防护服”“心肺复苏”“牙齿护理”等具有医疗特色的课程,向职工子女播撒“向医”的种子。
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广复制成功经验和服务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全省工会爱心托管服务。攀枝花市总工会在职工需求强烈、社会反响良好的东区阳城龙庭社区重点创建市总工会暑期爱心托管班精品点位,打造成为首批“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各级工会严守安全工作红线,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对标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推荐条件和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托管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例如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工会爱心托管班制定了《职工子女托管期间风险提示》,严格落实托管各方的安全管理职责。
陕西省总工会:
整合资源,扩面提质
2018年以来,陕西省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行政支持,培育开办0~3岁托育、假期托管、课后托管三种类型的工会爱心托管班,在帮助解决女职工产假结束至子女上幼儿园期间婴幼儿无人照护、职工子女寒暑假和日常放学后无人接送看管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受到职工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陕西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加大宣传动员,鼓励有条件的工会在职工人数较多、条件较成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单位建设一批工会爱心托管班,每年逐步增加建设点;加强顶层设计,狠抓怎么建、如何管等重要环节,紧盯资金、场地、人员等关键因素,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让工会爱心托管班科学有序运营;提高省级示范点评选标准,对场所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疫措施等严格把关,对未与托管对象监护人签订托管协议、未给托管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争取党政支持,推动地方工会主动加强与教育、卫健、消防、食药监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将工会爱心托管服务纳入当地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第三方组织、职工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积极性,协同各方力量,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
截至目前,陕西全省共建成工会爱心托管班181家,其中42家被评为“陕西工会爱心托管班”省级示范点,15家被评为“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
山东省总工会:
特色服务,自主选择
聚焦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山东省总工会创新性推出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服务,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假期孩子无人照护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工会共开办职工子女寒暑假托管班2802个,惠及7.2万余名小学生,受益职工达14.4万人。
针对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难、照护难问题,省总工会开展了全省职工子女托管情况调研,通过动员督导、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措施,积极推动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把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列入省总工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为加强托管班规范化管理,省总工会下发《关于开展暑假职工子女托管班建设的通知》,制定《山东省工会寒暑假职工子女托管班建设标准》,建立接送出勤、餐饮安全、疫情防控、应急处理等制度。同时,加强对托管班的工作指导和规范管理,形成督查长效机制,确保托管服务工作安全、稳妥、有序开展。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元化需求,在辅导完成假期作业之余,各地各单位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托管服务,如开设合唱、表演、手工、书法、绘画、武术、体操等兴趣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职业体验、心理健康辅导等体验课程,丰富培训内容,增强服务效果。如临沂市高新区工会推出了20余项服务项目课程菜单,供职工子女自主选择。
江苏省总工会:
因地制宜,各显其能
江苏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巾帼情·绘爱心·助成长”为主题大力推进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工会爱心托管班。省公安厅将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列入关爱民警职工十大惠警实事,推动全系统广泛开办。无锡市中电二建公司、镇江市京口法院等单位充分利用职工之家、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等自有阵地开办托管班。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总工会、建湖县沿河镇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暑期托管服务。扬州市总工会为因疫情分散在各地隔离点的孩子们建立了线上托管班“加油少年群”,请有关专家进群为孩子们普及知识、讲故事、搞比赛,引发强烈反响。
各地工会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注重帮助孩子们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将传承红色基因、传统文化融入办班内容中。苏州市公安局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两手抓,开展了系列红色小故事讲座、苏州民俗“非遗文化课”、警察职业体验、参观、沉浸式体验等活动。扬州青山镇胥浦家园社区爱心暑托班邀请优秀教师和在校大学生担任志愿者,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和图书阅读服务,同时开展国旗升降台手工课、“非遗”面塑制作“爱心党旗”等课程,让孩子们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各地十分注重托管班的规范管理,明确办班均要签订托管协议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鼓励有条件的托管班加强营养配餐、设施建设和条件改善、每日巡检。2021年,全省工会组织举办暑期托管班300多个,直接受益职工7万余名;选树首批江苏工会爱心托管班21个,推荐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5个。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紧贴职工需求,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在2017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多次组织盟市、旗县工会相关人员到试点地区及区外观摩学习,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制发《关于做好全区工会爱心托管班的指导意见》,对托管场地、管理、资金等提出具体要求,推动托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021年,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被列入自治区总工会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并选树命名10家“全区工会爱心托管班”,为每家拨付了3万元资金补助。
各级工会按照自治区总工会要求,不断探索工会托管服务工作新路子。如托克托县总工会对托管场地、工作人员费用予以补贴,只收取被托管孩子生活费,并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托管制度,使职工既省钱又省心;霍林郭勒市总工会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签订假期志愿服务协议,假期的托管服务全部由该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内蒙古联通公司工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把工会托管服务工作覆盖到全区10个分公司,托管班全程安装监控并与办公电脑联网,让职工随时看到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