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引导果农科学种植,拓宽销售渠道,实行产业融合——

大坝村:提质增效,做强脐橙产业


    大坝村村景。

    大坝村果园里“花果同树”景观。

    王勇/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史玉根

    作为2019年上榜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庆市奉节县大坝村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被推介为特色产业亿元村。

    大坝村是奉节脐橙的优质产区,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规模种植脐橙,和其他村子一样,大坝村也经历了产品不愁销的高利润时代,但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随着各地同类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奉节脐橙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包括大坝村在内,许多村子的脐橙种植效益下滑。

    近年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坝村积极引导果农进行科学种植,开展多种营销,拓宽销售渠道,实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脐橙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全村脐橙种植面积保持在1.2万亩,年销售额连续超1亿元,种植收益也大幅增长,村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

    科学种植,产业质效双提升

    大坝村位于长江南岸的山坡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脐橙生长,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种植方式传统,管理粗放,脐橙的单产量较低,果实品质也参差不齐,制约了脐橙的竞争力和种植效益的提高。

    为改善生产条件,近年来,大坝村加大投入,对水利灌溉和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建设。比如,修建多级泵站,将长江水提至高地段灌溉池,还在果园里铺设了滴灌水管,使“望天收”果园在大旱天也能获得江水滋润。

    长年单品种植和过多施用化肥,导致果园土壤营养失衡,直接影响脐橙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大坝村请来农技人员会诊,开出对症药方,并引导果农平衡施肥,缺什么补什么;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村里持续实施“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行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此外,水肥一体灌溉、简易大枝修剪、保花保果和防冬季落果等种植模式和技术,在村里也得到了推广。

    以前,果农通常在每年2月底前将脐橙全部采摘,或直接出售或进行人工保鲜后延期销售,人工保鲜容易损伤果实品质,大坝村的果农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运用科学种植技术,实现了成熟果实挂树保鲜,不仅保证了果子的品质,还使“花果同树”成为果园春天一道独特的风景。

    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大坝村的脐橙单产量大幅上升,由2016年不足4000斤/亩提高到如今的4700斤/亩,脐橙优质果率也由过去的80%提高到84%。果实不仅更好看,而且口感更好,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价格高于其他地方。

    多样化销售,线上线下一个不能少

    过去,大坝村的脐橙主要靠果农“摆地摊”和采购商上门收购,产品滞销和商家压价现象时有发生。单一销售模式的弊端凸显,制约了果农的收益和产业发展。

    为了保证脐橙及时售出并卖出好价钱,近年来,大坝村除了“坐等”脐橙采购商上门收购,还采取“企业+代办人+果农”方式,对接采购商和当地水果批发市场、超市,拓宽了销售渠道,掌握了一定的销售主动权。村民熊云波返乡创业就从事脐橙销售,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又担任多家大客户的代办人,每年代理收购果农的脐橙,“自己人”当中间商,较好地维护了果农的利益。

    网络销售的兴起,为拓宽脐橙销售渠道提供了可能。近年,大坝村果农和销售人员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加大脐橙的线上推销。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村干部主动联系收购方,积极与快递公司协调,担起了“脐橙红娘”。此后,许多果农和村民自己拍短视频、搞直播带货,将脐橙从开花到结果、采摘整个历程,展现给网友和消费者,巧妙营销,把村里的脐橙卖到了全国各地。如今,线上销售量早已突破脐橙总销售量的20%,而且还在增长。

    村里的果农还给自家每个脐橙贴上了“身份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果实生长的果园环境、生长周期等信息。此举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优质化、个性化的要求,也促进了脐橙的销售。

    大坝村脐橙的远销和畅销,还得益于奉节脐橙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当地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推介奉节脐橙,扩大了奉节脐橙的知名度,大坝村借势营销,事半而功倍。以前,村里的脐橙只在川渝地区销售,如今,北京、东北三省等远地的大宗采购商也不请自来。

    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坝村的脐橙产业营收主要来自直接卖鲜果,收入有限。近年,大坝村引入脐橙加工业,通过初、深加工,提高脐橙的附加值,与此同时,还探索创建新业态,延伸脐橙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传统的鲜果销售不能满足果农追求利益更大化,大坝村就在加工上做文章。村里早建造了一个脐橙深加工厂房——脐橙商品化处理中心,对采摘下来的脐橙进行清洗、分级、包装等,经过初加工再出售,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优质化的需求,果农和企业所获收益高于直接卖鲜果。

    深加工产出的附加值比初加工更高。近年来,大坝村与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合作,研发生产了以本村本地脐橙为主要原料的橙汁、橙酒、橙酿、脐橙果冻、咖啡伴侣等产品,推出后受到消费者欢迎。

    利用脐橙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大坝村延伸、拓展脐橙产业链的一项重要尝试。大坝村与奉节县城区隔江相望,相距仅5公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

    为推进农旅融合,近年来,大坝村打造了精品脐橙园、脐橙博物馆、脐橙文化广场和脐橙产业路。产业大道的路灯全部采用脐橙造型,夜晚,橘黄色的灯光蜿蜒于在山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引来无数游客。以前,“花果同树”在当地村民眼里司空见惯,经过打造和重点推介,也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坝村已有“橙家乐”6家,脐橙休闲农业企业及合作社11家,这两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每年接待游客仍有近2万人次,收入达500多万元。仅在“花果同树”期的清明假期,大坝村就吸引了千余名游客,通过提供采摘体验、餐饮服务,销售脐橙产品等,创收数十万元。

    通过开发大坝村脐橙农业资源,实现旅游资源转化,再通过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吸引更多的目标顾客群,大坝村村域的产业实现了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