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形容这两年是“被疫情偷走的两年”,这两年虽然步履艰辛,但我也从中学会了“两个基本法”——控制两分法和底线思维法,尤其是学会了从“事”中抽离,认认真真活在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拥有、值得珍惜。有人说:“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在不确定的世界,做确定的自己。”再难,生活还要继续。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我深信:以往所有的艰辛与遗憾,都是新的一年惊喜的铺垫。
■ 母德勤
新年伊始,我想到“岁月惠人”四个字。很多人形容这两年是“被疫情偷走的两年”,的确去年也是我和公司诸多“不确定”的一年,真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
记得曾看到一句话:“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在不确定的世界,做确定的自己。”回想疫情暴发以来这几年,我也学会了“两个基本法”——控制两分法和底线思维法。
一是控制两分法。在日常生活里,要分清楚哪些部分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不能的。比如下雨是你没法控制的,那你就没必要为此伤心;饭量是你能控制的,那就可以少吃点。控制两分法可以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当你发现生命中的某些根本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你就会安心地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二是底线思维法。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很怕告知父母,可当你在做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就能鼓起勇气告诉他们。这就是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里努力。塞内卡说:“能够事先察觉劫难来临的人,就能将它带来的伤害掠走。”底线思维虽然未必能避免所有苦痛,但至少可以减少你的焦虑和恐惧,从悲观中生出乐观。
《易经》曰:艰,则无咎。再难,生活还要继续。实话说,疫情这两年虽然步履艰辛,但我也从中学会了很多。尤其是学会了从“事”中抽离,认认真真活在当下。每当解决完一件棘手或繁杂工作感觉精力被消耗殆尽时,我就会按下“暂停键”。轻轻关上办公室的门,给自己一小段留白时光,在落地窗前站定,凝视脚下滔滔的嘉陵江水,让思绪跟随江水流淌。想象“我”是其中一朵浪花,从遥远的秦岭一路欢歌,奔袭1000多公里终于来到我的窗前,“我”与我的目光交汇一刹那,“我”又将欢歌着汇入长江,再奔流到大海。也许某一天,“我”升腾到空中,变成了亚马逊雨林上的一朵云,不知要经过几千几万年的轮回,“我”才能又一次回到嘉陵江的怀抱,而我与“我”再无遇见的可能。
从这奔腾不息的流水上,我领悟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拥有、值得珍惜。目送那朵“浪花”远去,我的心也舒展了,于是打开办公室的门,我又可以撑过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了。
每天工作结束,进家门前我会做个深呼吸告诉自己:“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都走开!”然后只听“嘭”的一声,想象它们统统被关在了门外。
到厨房,洗手做羹汤,我会选择屏蔽白天发生的不愉快,认真享受美妙的烹饪时光。洗菜时,我沉浸在水流缓缓流过手背的温柔触感里,顿时感觉心也被洗涤了;烧菜时,我用视觉欣赏红亮汤汁在锅里“咕咕”跳舞的样子;吃饭时,我用味觉感受饭菜被细细咀嚼后在味蕾上开出花的愉悦。的确,“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是美食。”
睡前,翻阅枕边书《苏东坡传》,随手一翻就是我喜欢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这处变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观,深深影响着我。正如毛姆所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我深信:以往所有的艰辛与遗憾,都是新的一年惊喜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