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灯节。公园里外的人特多,买气球的人真不少。”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元宵灯》绘本故事,孩子们被深深吸引,托着小腮帮认真地听。
2月14日,在浙江省嘉兴海宁市海宁书城二楼的“阅自在”阅读空间里,近20户家庭参加了“青蓝书房·带你领略非遗魅力”活动。
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涌动着满满的爱意。现场,绝大多数的家庭较为“特殊”——他们是由“青蓝书房”受助学生和与其结对的“社会妈妈”组成的“母子”或“母女”。
“小星(化名)性格有点腼腆,我想多带她参与一些活动,多给她一些陪伴,希望她能融入大集体。”小星的“社会妈妈”赵李益说。
小星来自单亲家庭,妈妈是新海宁人,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社会妈妈”赵李益由于平日里对她关心有加,成为她口中最亲近的“阿姨”。
“社会妈妈”是海宁市妇联从2012年延续至今的品牌公益活动,现有700多人,多由机关女干部、妇联执委、村社妇联主席、女企业家,企业女骨干等妇女姐妹担任,为当地贫困(留守)儿童提供日常关爱和陪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妈妈”也在不断丰富着工作内容和形式。朝着群团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方向,海宁市妇联、市工商联牵头,会同市女企业家协会、市新生代创业联谊会,组成海宁市“青蓝益家”共富联合体,以“家庭建设”为切入口,以“公益项目”为落脚点,以“青蓝”促发展。其中,教育扶家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青蓝书房”。
该项目的受益对象主要为6~16周岁的困难在校学生,其家庭存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双重贫困,在为孩子们打造“一方小书屋”改善学习环境的同时,“社会妈妈”与孩子一一结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从环境到习惯到心灵的关爱帮扶,为孩子托起一片“大世界”。“社会妈妈”以添置书房书籍为核心开展陪伴活动,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指导,并每季为困难学生提供书卡100元,全年400元/人。
“从2021年起,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为1000户困难家庭进行‘青蓝书房’硬件焕新,同步招募1000名‘社会妈妈’开展四季陪伴,提供1000场家庭教育课堂。目前,第一期已为316名孩子进行了书房焕新。”海宁市妇联主席张烨介绍说。
在斜桥镇庆云村的彤彤(化名)家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了一套崭新的桌椅、书柜和台灯。“现在的桌椅可以调节高度,使用起来非常舒服。”彤彤说。
“以前写作业的桌子比较矮,椅子又比较高,彤彤写字得弓着腰。”面对新“书房”,彤彤的堂姐连连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确实好,一直以来各相关部门包括妇联在内,除了日常慰问、结对帮扶外,从之前的‘焕新乐园’给彤彤装扮独立房间,到现在的书房提升,大家对彤彤的关心、关爱源源不断。”
而今年上六年级,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的彤彤更是下定决心珍惜当下的学习条件,加倍努力,争取“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为“青蓝书房”公益项目捐赠第一笔善款、共计捐款90万元的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燕,看着一张张孩子学习环境前后对比照片,既开心又心酸。“看到自己的爱心能落地,内心十分震撼。但听说一些孩子看到这么新的书桌都不舍得用时,心里又不是滋味,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说到动情处,顾春燕声音有些哽咽。
最让顾春燕欣喜的是,自己的小小善举也带给了子女正向引导。春节过后,上小学的女儿将压岁钱中的一部分捐了出去,“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捐款。期待爱的火苗‘愈燃愈旺’,让‘青蓝书房’给更多身处困境中的儿童带去光明和心灵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