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 王辉
2月10日一早,武汉市硚口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谢琳像往常一样,身着警服走进会议室。这一天,是谢琳60岁的生日,她即将换下陪伴了她22年的警服。
“起立,敬礼!”看见谢琳进门,会议室里的民警辅警纷纷起立,向谢琳敬礼。随后,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陈涛代表支部和全体民警辅警一起回顾了谢琳参警以来的点滴工作,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谢琳的眼眶中不知不觉充满了泪水。
依依不舍的,不只是朝夕相处的战友们,连日来,谢琳的手机微信、短信提示音不停地响起,都是谢琳曾经帮助过的人发来的信息,有的感谢这些年来谢琳的帮助,有的发来美好的祝福,但是更多的是挽留。粗略统计,谢琳收到的信息足足有70条,这背后是70个家庭的感激和不舍。一些受助者还特地赶到了禁毒大队向谢琳致谢。
22年前,谢琳从部队转业到硚口区公安分局从事禁毒工作。作为禁毒民警,她不仅要和队友们一起抓捕罪犯,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失足者回归社会。
常虹早年因交友不慎沾染毒品,被强制戒毒多次,后来父亲意外去世,原本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难。“那时候看不到希望,家人对我也没有信心。”常虹至今还记得,那时候她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直到2013年,她遇上了谢琳。
常虹对谢琳的第一印象是“知心”,不同于大多数人对吸毒人员的冷漠态度,谢琳与常虹见面时总是聊家长里短,聊戒毒的艰难,帮助她拾回生活的信心,言语间流露出的是惋惜和关怀。在了解到常虹有手工布艺的特长后,谢琳联系区相关部门,在街道和分局的支持下,帮她建工作室、开淘宝网店,入驻抖音,售卖手工艺品。现在,常虹成功戒断毒瘾已经15年了,制作的手工艺品还远销海外,被评为武汉市戒毒明星。
“谢姐,我知道你早年受过伤,腰一直有毛病,听说你要退休,我心里一直不知道是啥滋味,春节期间,我哪儿都没去,给你做了一个腰垫,感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帮助。”当谢琳换下警服时,常虹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没有你,我真的不敢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谢姐,我们夫妻知道你今天要退休了,所以向工厂请假赶过来,真的不希望你离开。”周先生说道。“谢姐,这是老周工作以来第一次请假,工厂的领导一听是来看你,二话没说就批准了”。周先生的妻子说道。
2018年,硚口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成立了以谢琳名字命名的“谢琳禁毒宣传队”,宣传队多次组织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增进民警和社区康复人员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坚定对生活的信心。
2019年春天,宣传队组织了一次野外郊游活动。在那次活动中,谢琳知道周先生夫妻因吸毒失去了经济来源,家中有小孩还在上学,生活非常困难。活动结束后,谢琳和同事一起来到周先生居住的社区了解情况,并让他填写了就业申请表。随后谢琳联系多家爱心企业,争取用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周先生已在一家印刷工厂工作了近3年,因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赢得了同事和工厂领导的信赖。他说:“谢姐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能远离毒品,积极面对生活,我绝对不会辜负她的信任。”
谢琳宣传队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5个年头,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350人,他们中有民警,有禁毒社工,有志愿者,也有社区康复人员,宣传队开展各类禁毒宣传活动2000余次,累计帮扶救助吸毒人员560人,先后走进全区64所学校,7.6万学生参加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和毒品防范知识送教上门宣传活动,带动禁毒教育从学校向社区、向家庭辐射,全力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提高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虽然我即将离开工作了22年的岗位,但是我的工作搭档许忠、王勇今后将继续服务,而我将以党员、以禁毒工作志愿者的身份留在队里,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会更多,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做好禁毒宣传和帮扶工作。”说完,谢琳换上禁毒志愿者的服装,将从警服上取下的党徽戴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