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氢能出行、8K频道、生物可降解餐具……

212项新技术在北京冬奥落地应用

其中4项在全球首次推出,33项在冬奥会首次使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冰立方”内的测温机器人在工作中。

    来源 澎湃影像 IC photo供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张明芳 发自北京 2月1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冬奥会,先后测试了200多项技术,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其中有4项技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介绍,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科技冬奥’专项共安排部署80个科研项目,共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为实现北京冬奥的‘简约、安全、精彩’提供有力支撑。”祝学华说。

    在场馆的技术应用方面,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冰立方”作为最先开始比赛的场馆之一,通过对赛场内不同区域温度的精准控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同室不同温”的全新冰上体验。国家速滑馆的“冰”面,在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1.9公里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被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场馆。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整体表现出色,多个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对训练的强有力支撑。”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志全说。

    李志全介绍,“科技冬奥”项目为国家队跨界跨项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方案选择提供了支持。例如,通过研究冬季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为跨界跨项选材提供参考。通过采集优秀运动员各项指标、数据,结合项目和运动员的训练指标参数,为训练方案的科学化决策提供支持。

    此外,为提升观赛体验,“科技冬奥”专项围绕“5G+8K”、云转播平台、VR观赛、智能语音服务等方面部署任务,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喻红介绍,针对开闭幕式、花滑、短道速滑、速滑和颁奖等赛事和仪式制作了8K节目,央视和北京电视台都开通了8K频道,在主媒体中心、首体、五棵松等场馆,以及部分城市广场和高校部署了8K屏幕,公众可以观看超高清视频。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为了助力疫情精准防控,本次冬奥会部署了150余台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系统,可及时检测场馆内各点位的空气环境,监测灵敏度比传统手段提高3倍,为赛事服务保障人员配备了3万余台多体征感知设备,及时发现并上报身体异常的情况。

    同时,本次冬奥会还实现了氢能出行、无人驾驶、100%清洁电力、智能机器人、无障碍服务等新技术在冬奥会场景中的集成应用。

    本次冬奥会上应用的科技成果如何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呢?

    喻红介绍,8K节目、8K频道及8K屏幕,正在走向公众。云转播,这项新型的转播模式,未来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服务各项大型活动。氢燃料大巴在延庆、张家口提供赛时交通服务保障,赛后将继续用于城市运行。由秸秆、玉米等原材料制作的生物可降解餐具,全面用于冬奥会餐饮服务,未来必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将加快智慧场馆技术在城市场景落地,目前,北京已经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同时,北京市将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普及。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绿电技术、智慧交通技术将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此外,许强表示,新型冰雪装备、石墨烯等新型保暖材料,沉浸式、多维度自由视角等智能交互体验技术将推动北京市技术、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使冰雪运动成为消费新时尚。

    “在后冬奥时代,我们将在城市发展中,持续为科技冬奥的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使冬奥科技成果从冬奥会走向城市发展的应用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动力。”许强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