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孔一涵
以超过100km/h的速度,从海拔2000多米的小海坨山山顶纵身滑下是什么感受?
“速度特别快,你要是开车开到140迈,是不是也害怕?滑降比赛中,我们的最高速度能达到130公里,赛道上还会有起飞点。我们要在每一瞬间做出判断做出正确的动作,才能顺利滑完整个比赛。”孔凡影说。而这种很多人一辈子也难以感受的惊险刺激,高山滑雪选手孔凡影在短短11天内体验了11次。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全能……全部女子项目,8次正赛,孔凡影更是做到了全部完赛。
创造中国高山滑雪历史的背后,她面临的是对体能的极大考验。
2月17日下午,延庆下起了雪,孔凡影站在小海坨山山顶,即将完成最后一个单人项目——女子全能回转。
从山顶往下望,巨大的高度落差让人本能地恐惧。然而,在比赛计时器打开的一个瞬间,一切杂念都不复存在,孔凡影的眼中只有目标的旗门与线路。
顶着一股气,孔凡影跺了跺雪板,从出发区顺势滑下。流畅地下滑、转弯、撞击旗门,1分05秒后,孔凡影成功完赛,位列第15名!
在结束区,这位中国首位冬奥高山滑雪女子全能选手大口喘息着,向着镜头比出了大拇指。“能够成功下来,我就觉得自己非常厉害了。我真的使出全力了,因为从第一天到个人项目的最后一天,每天的训练和比赛都超乎体能所能承受的极限,一直咬着牙在坚持。这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孔凡影说。
而事实上,孔凡影所要面临的困难远比身体上的疲惫更多。作为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赛中最后出场的选手,她需要面临的是被雪板压实过的格外颠簸的雪面。而比赛当日的降雪则让场地“雪上加霜”——雪面上硬实且易打滑的冰让孔凡影的每一次滑行与转弯都要格外用力,这对本就是“超负荷参赛”的她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然而,坚持完赛的信念支持着孔凡影咬牙完成赛程。
“我觉得自己能做到全项目参赛并完赛,这已经是一个历史。虽说离世界顶尖选手仍有差距,但是我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最好。这个结果也让我觉得自己没有白付出。”孔凡影笑着回答。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起步慢、人才储备少、水平也低,在北京冬奥会前,中国队仅涉足过回转和大回转项目。但为了在“家门口”参加冬奥会,每个队员都憋着一股劲。“最难的一段时间是拿技术积分资格的时候,和许多国外选手一起参加比赛,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拿到资格,不能‘再等4年’。我们一定要出现在中国的赛道上,屏幕上一定要有中国人的名字。”孔凡影说。
“你迈过终点的一小步,是不是中国高山滑雪队迈的一大步?”有记者问这位“创造历史”的选手。
“已经不是迈步,是跑起来了!”孔凡影笑着说,“中国一定不止于此,一定很快就会有比我更出色的运动员,让中国的高山滑雪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