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办法可帮助我们更好实现新年目标?一个简单做法是:降低对目标的期望值,微调生活和工作习惯,让改变从一点一滴发生。所有成功的改变都不是突变,而是渐变。不要把目标当成任务,而是当成一种额外的奖赏,一种优化生活的方式。“任务心态”会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优化心态”才能让我们慢慢变得更好。
■ 卢安生
有研究表明,只有约8%的受访者能完成他们在新年伊始设立的计划。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的新年计划都没能实现。那么,有何办法可帮助我们更好实现新年目标呢?
接受渐变而非突变。心理学家 Rachel Weinstein 认为,大多数新年目标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总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以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希望越高越容易落空,一个简单做法是:降低对目标的期望值,微调生活和工作习惯,让改变从一点一滴发生。所有成功的改变都不是突变,而是渐变。
另外,改变自己首先要接纳“不够好”的自己。一切让自己突然变得跟过去截然不同的要求,都是不现实的,只要能比过去的自己好一点就够了。
从简单习惯入手。不要想着“我要做成某事”,而是考虑我能够在每天生活里插入一个小习惯,并把它当成一个生活必备环节。比如不妨每天下午休息时到公司楼下跑几分钟,让自己慢慢适应每天锻炼的习惯,再往上加码;不妨把想读的书放到书桌上,让自己在睡前关掉手机、电脑,翻几页书,如果有感悟做做笔记、写下想法……
不要把目标当成任务,而是当成一种额外的奖赏,一种优化生活的方式。“任务心态”会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优化心态”才能让我们慢慢变得更好。
多做思考和复盘。一定要定期抽出时间去思考、总结、复盘,把你的行动和反馈进行提炼,抽象成更系统的心得和方法论,这些才是你真正从行动中能够得到和积累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从支持和陪伴中获得激励。心理学家 Richard Ryan 建议,如果你想增加每天的步数,不妨约上一位好朋友一起去散步或跑步,一方面可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满足我们对关系的需求并互相监督。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光靠一个人去坚持,也许是低效的。从亲密同频的朋友那里获取支持和激励,可以极大增强动力。2022 年如果你想改变自己,不妨创建或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圈子,定期在群里互相交流、打气、监督,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不断提供动力的环境。
考虑对他人的价值。2021 年一项心理研究发现,当你关心的焦点扩大范围时,你所感受的幸福感就会成倍增加。我们总在不断追求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可从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中体现出来。比如“5分钟给予”,只要每天抽出5分钟,帮别人一个小忙,就可带来巨大的精神回报。
因此,你设定新年目标和计划时,想一想能否对外进行一些输出,通过自己的行为切实有效地为别人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