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环球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环球女界

打破非洲国家无法参加冰雪运动的刻板印象,特奥会全球大使塞温·阿迪贡:

只要坚持不懈,一切皆有可能


    图片来源:特殊奥运会官方网站

    ■ 龚怡臻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穿着绿白相间的传统大袍、头戴绿色头巾的尼日利亚代表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旗手阿迪贡是非洲第一位先后参加了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赛事的运动员,她组建了非洲第一支雪车队——尼日利亚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同时她也是尼日利亚运动员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阿迪贡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打破了人们对于非洲国家无法参加冰雪运动的刻板印象,她始终坚信,只要团结一致并拥有坚持不懈的意念,就能够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一边参赛得冠军 一边研究体育学

    塞温·阿迪贡出生于美国,拥有美国和尼日利亚双重国籍,是退役球星奥拉朱旺的侄女。她从小运动能力出众,主攻短跑和跨栏,在休斯敦大学就读运动学和健康专业并辅修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阿迪贡一边继续留校攻读体育教育学硕士学位,一边担任大学田径队跨栏教练。她曾三次获得尼日利亚冠军,在2010年非洲田径锦标赛和2011年全非运动会中夺得100米跨栏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阿迪贡虽然身负伤病,但仍代表尼日利亚作为女子100米栏项目唯一选手参赛。

    赛后,阿迪贡决定结束田径生涯。饱受伤病困扰的她为了帮助其他运动员,避免此类伤病再次发生,她决定继续深造,研究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因此她辞去了大学田径队教练一职,进入得克萨斯州整脊学院继续学习,并申请休斯敦大学清湖分校的双学位。2017年,阿迪贡获得得克萨斯州整脊学院的人类生物学学士学位和整脊博士学位,以及休斯敦大学清湖分校的健康和人类竞技表现理学硕士学位。

    结缘冰雪运动

    阿迪贡与雪车赛事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在看到其他选手由径赛跨界到雪车比赛后,她开始接受新的挑战——转向雪车运动。

    阿迪贡用木材和五金废料制造雪车进行训练,并坚信自己也能够站在冬奥的赛场上。

    2016年,阿迪贡组建尼日利亚雪车队,并邀请两位朋友加入,代表尼日利亚参赛。为了购买装备和雪车,阿迪贡花光了所有积蓄,三人在网络上传跳舞视频发起众筹,又与安德玛等赞助商签约筹集经费。身为舵手的阿迪贡将雪车命名为“梅之花”,以纪念不断与病魔抗争却在车祸中不幸遇难的妹妹阿梅济。

    在阿迪贡和队友的大胆挑战和不懈努力下,她们在预选资格赛中获得冬奥会的参赛资格,并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雪车比赛项目中获得排名(位列20支队伍的第19名)。当时30岁的阿迪贡也因此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带领尼日利亚国家队参加冬奥会的雪车选手。同年,奥委会认证阿迪贡是非洲第一位先后参加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赛事的运动员。

    阿迪贡和队友的故事鼓励了数百万人,这支雪车队随后发展为尼日利亚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阿迪贡担任雪车项目的技术指导,悉心培养下一代年轻运动员。

    2021年,阿迪贡带领尼日利亚雪车队来到三年前在这里创造历史的平昌参加资格赛,尽管这支队伍第一次踏上真正的雪车赛道,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冰雪,但在阿迪贡的帮助下,他们用努力证明了非洲人一样能够参与冰雪赛事。

    为非洲冰雪运动鼓与呼

    在本届北京冬奥会中,虽然阿迪贡并未直接参与赛事,但她作为尼日利亚国家队的领队和旗手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上。阿迪贡对体育的热情并不局限于运动领域,出于健康和健身方面的专业能力,她还作为队伍的整脊医生为运动员提供治疗帮助。

    除此之外,阿迪贡还代表尼日利亚作为候选人参加本届冬奥会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选举。她认为,目前关于非洲国家参加冬奥赛事的争论都源于一个事实——绝大多数冬季项目的规则都未遵循奥运会的包容性原则,即非洲国家未能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许多国家的运动队在冬季项目上比非洲国家领先50至100年,而非洲需要更多时间来发展。因此阿迪贡呼吁人们提升包容性,为运动员创造成长的空间,这比单纯让非洲国家加入赛事重要得多。

    坚持正义和平等

    2018年,国际特奥会任命阿迪贡为特奥会全球大使,致力于促进特奥项目的发展,为智障人士创造更多赋权机会,从而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尊重和包容的世界。阿迪贡一直坚持正义和平等,并支持各种人道主义事业。她不仅指导下一代运动员进行雪车项目训练,为当地儿童、青少年发起筹款,还为非洲积极发声,以提高人们对疟疾等热带疾病的认识。此外,阿迪贡在新冠疫情下设立了“塞温关怀救济”援助项目,旨在通过提供不易腐烂的食品,改善尼日利亚各地因新冠疫情而面临困难的家庭生活。

    对于阿迪贡来说,非洲运动员参与冰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奥运目标或是个人成功的里程碑,更是代表非洲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实现非洲体育精神的见证。她的努力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克服未知的恐惧,不断创新,勇于尝试,在挑战中创造价值并最终实现梦想。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硕士研究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