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研究》一书用完整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为生育保险探索奠定了有价值也有高度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起点;其清晰的学术思路和突出的创新指向为生育保险研究设置了新的攻坚布局和战略;立足理论和方法创新的研究理想和实践为分析生育保险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增量和政策启示。该书显示出作者娴熟、先进的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建模分析和政策设计的研究水平和学术能力。
■ 叶文振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研究》是学者庄渝霞的第二本学术专著。渝霞一直专注于对人类生育问题的研究,从当年完成题为《社会生育成本研究》的博士论文,出版第一本学术专著《资本与行动:生育决策的跨学科研究》,再到这本《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研究》的推出,用渝霞自己的话说,“她几乎把与生育有关的问题都摸一遍了”。
一共300多页视频上的阅读,让我对渝霞用漫长的四年时间、用点亮在心里的父亲那盏灯的照耀下写成的这本专著,有了更加深入和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渝霞又一个用心用情用力的成功之作,它不仅揭示了作者对生育这个研究主题的数十年的情怀倾注和专业积淀,而且还显示出其越发娴熟与先进的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建模分析和政策设计的研究水平和学术能力。该书重要创新和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而系统的文献综述
完整而系统的文献综述为生育保险探索奠定了有价值也有高度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起点。渝霞大约用一年半的时间为自己的研究所构筑的文献背景,在形式上做得十分规范、在内容上做得相当丰富、在评价上做得富有学术水平。
篇幅长达44页的文献综述涵括了115个国外文献和174个国内文献,既回溯生育保险研究的历史跟进,又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梳理主要的理论发展,又列示重要的实证收获;既归纳国外的制度设计,又突出我国的政策创新,特别是建立在综述基础上的学术评价和对自己研究的定位与聚焦,至少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研究价值,一是突出了文献综述和评价的学术规范和研究创新的意义;二是示范了如何做一个规范水平比较高、有利于推动现有研究创新的综述方法;三是构筑了符合学术研究规律、有利于进行创新性和超越性研究的前沿。
清晰的学术思路和突出的创新指向
清晰的学术思路和突出的创新指向为生育保险研究提供了新的攻坚布局和战略。第11页中的图0-1用相当简约的图示,明确展现了渝霞生育保险研究的逻辑思路,即从研究铺垫开始,进入研究推理,再到研究转化,即最后的改革方案的推出。
在这个思路的推进中,从全国、地方以及服务人群等三个层面,描述了中国生育保险制度变迁规律和具体实施过程,发现生育保险中存在着“基金统筹的两个不统一”“基金管理的三个不到位”以及服务内容身份差异性等三大问题;从对生育保险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中,分析现有政策对城镇地区所有非农女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分别从社会性别视野、从成本效益比较视角,对现有生育保险政策提出两个改革建议,即建立全民性的生育保障体系和进行生育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创新,使整个研究实现了过去探索与现在推进的发展衔接、学科基础与理论创新的专业协同、以及学术追求和政策转化的理想统一。
立足理论和方法创新的研究理想和实践
立足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学术理想和实践为深化生育保险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增量和政策启示。在理论创新方面,我尤其欣赏渝霞敢于突破过往形成的学科背景,越过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学科疆界,为生育保险研究引进女性学的学科视角,从社会性别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生育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认为生育所构成的所有成本需要整个社会来承担,而不是单一地转嫁为女性就业和发展的性别代价,所以设计和实施惠及所有女性的生育保险政策,符合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也是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还有渝霞提出“生育学”的学科概念,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许多国家都经历生育意愿走低、生育年龄推迟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推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专门而且是系统地研究生育。当然,这并不排除原有各个学科的生育研究,特别是生育的女性学学科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
在方法创新方面,渝霞则是更好地发挥了计量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和解释社会学的诸多方法优势,在交叉融合之中,把过去更多的一般描述分析提升到本研究的建模解释分析,把过去更多的政策过程和条款的碎片化讨论提升到本研究的政策评估和改革的系统化分析,把过去更多的单一学科的研究努力提升到本研究的多学科的合作投入,使本研究拥有较为丰厚的关于生育保险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的借鉴价值。
显然,从今后进一步深化人类生育研究的角度来看,凝聚在这本专著中的学术尝试仍然存在着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拓宽视野,更加全面地认识生育可能给女性带来的影响,估算生育保险的总效用指数,毕竟就业效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让生育保险是一种宽口径的设计,不仅覆盖所有生育的女性人口,而且涵括生育给每一位女性带来的所有代价,这样的生育保险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女性生育热情的作用。
另外,生育是相爱男女彼此合作、共同努力的把情感注入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为了强化男性的性别责任,鼓励更加友好的性别合作,还需要把男性也纳入生育保险政策的设计和服务之中,其实促进和加强男女以相爱为基础的生育方面的性别合作和责任共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共财政和用人单位在生育保险方面的支出,提高生育保险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为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女子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