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法·权益观察 PDF版下载

版面: 法·权益观察

无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推动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治理相融合

优选未成年人保护网格员 打造校园《检察关注函》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 袁丹 郭筱琦

    “我就这一个孩子,心疼都心疼不过来,但是,看着孩子习惯不好,我就忍不住发火,以后我一定好好和孩子说话。”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宣布仪式上,家长王某忍不住哭出声。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锡山区检察院联合妇联、街道、居委会、司法所、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开展的这次家庭教育指导中,各方共同评估完善王某家庭教育指导重点,帮助王某与女儿建立良性互动,并向王某发出《责令家庭教育指导决定书》,责令其接受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指导。

    近年来,无锡市检察机关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贯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始终,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推动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治理融合,助力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是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无锡市检察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社会调查、观护帮教、教育矫治、社区矫正等工作,努力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保护合力。”无锡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邓岩说

    自2018年起,无锡市检察机关在江苏全省率先联合17家单位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在辖区学校、医院、社区优选“未成年人保护网格员”,对侵害未成年人线索实现“一键报告”,共同照亮“隐秘的角落”。

    3年多来,无锡市检察机关相继在全省率先催生了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入职查询、见义勇为协作机制等一批配套机制,打造出全省首份校园安保《检察关注函》等一批创新做法,有力破解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发现难、干预难、取证难、定罪难、监督难问题。相关工作机制分获江苏省、无锡市政法创新项目二等奖,为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门联合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提供了“无锡样本”,并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上升为法律约束。

    孩子是未来,更是希望,未检工作不能就案办案,更要重预防。记者了解到,无锡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教学新模式,还联合多部门开展“清朗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让“检察蓝”成为校园保护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把对家长的教育指导纳入观护帮教,开展亲职教育,个性化定制帮教模式已成为无锡全市通行做法。

    江阴市检察院联合青少年保护协会、妇联等单位,统筹多方资源,设置专业课程,定制“点菜式亲职教育课程单”。将涉案未成年人分为罪错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和重点青少年,通过对他们的家长分门别类开展个案化、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监督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提升家庭监护能力。

    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开展的“沙海拾星”项目,瞄准青少年犯罪预防,让行为偏差青少年重新启航,通过亲职教育、普法教育、个案心理辅导等,对附条件不起诉及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分级分类矫治。

    据统计,无锡市7家基层检察院全部跻身“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行列,办理的9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江苏省检察院典型案例,1件案件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电视台《守护明天》十大案件之中。

    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共同发文,无锡市检察院、团市委被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