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坝古镇是古老的,又是鲜活的。满街的铺面,浓郁鲜活和谐的气息在古镇里流动弥漫,分布在千米古街两旁的店铺就是古街活的灵魂,古镇那些原住民世代在这里安静地生活着……
■ 阎红梅
我去过不少古镇,感觉大同小异者居多,实为新建却冠以古镇之名的也不少。尽管如此,路过四川泸州,闻听尧坝古镇有着“川南古民居活化石”之美誉时,仍忍不住前往。
到达尧坝古镇已是下午5点多,有了些许凉意,浓云笼罩,天色暗淡。古镇老街一色的青石板路,铺法颇有讲究,路中间横铺着整齐划一的青石板,两边各竖铺三排青石,建有青石路台牙,如长龙蜿蜒。一场雨后,青石路仿佛被打了一层蜡,泛着古铜色的光泽,踩在上面,就如同踏在古镇的历史长河里。
尧坝古镇是古老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据记载,北宋皇佑年间,尧坝便逐渐成了川南与黔北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和商贾旅途歇脚的寨子,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聚集流通,客商云集,明清时期,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川黔走廊”“茶盐古道”。古镇现存的古民居多为明清建筑,约有2000余间。青瓦屋顶的古民居铺陈在千米的古街道两旁,一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面平地而起,屋脊相连,基本上是前为店铺,后为四合院民居。如此大面积的明清建筑能历经岁月更迭而保存如此完好,真不愧是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尧坝民风之淳朴由此可见一斑。
尧坝古镇是古老的,又是鲜活的。满街的铺面,大都飘着黄底红边的旌旗,有卖红汤羊肉、豆豉腐乳的,也有卖黄粑米糕、萝卜干、粉条等土特产的;有制作非遗油纸伞、草编、竹编的手工作坊,也有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当铺、铁匠铺、弹棉花铺等等,不一而足,浓郁鲜活和谐的气息在古镇里流动弥漫。有趣的是,店家就守着门店或摊点平静悠然地坐着,或观街景、或看手机,并不主动招揽生意,仿佛是在静静享受着日复一日的慢生活。老人们在茶馆里、屋檐下、老树旁品着茶、摆着龙门,聊着家常。分布在千米古街两旁的店铺就是古街活的灵魂,古镇那些原住民世代在这里安静地生活着,靠着自家的祖屋,传承着家传的手艺,让每个小店都有着岁月的传承,有着历史的记忆,共同营造着古镇醇厚多彩的生活滋味。
然而,更为吸引我的是走着走着,不经意间迎面而来的文化积淀,虽然不过是匆匆一瞥,却让我心生欢喜,心生留恋。
“大鸿米店”可谓是古镇标志性建筑,位于古镇中央17级台阶之上,颇有居高临下之势。这里原本为武进士府,为清嘉庆帝御赐为武进士李跃龙所建的,距今200多年。近2千平方米的四合院布局十分精致,天井宽敞而典雅,院内是一水的青条石,经过雨水的浸润,光可鉴人。天井两边是相依环抱的走廊,廊道木柱虽有些斑驳,但仍不失雕梁画栋之美,前院的楼阁分为上下两层,古色古香,上层护栏串花雕刻,下层廊道精致典雅。二楼的“进士”二字匾额十分醒目,堂屋阶前,守着两尊俏皮可爱的石狮,一丛修竹为小院增添了几分雅致。武进士府变身“大鸿米店”,大约源于20世纪90年代黄建中导演以武进士府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大鸿米店”。大门楹联“百年米店揽尽人间春秋冬夏,一条老街体味古镇喜乐悲欢”中的“百年老店”或只是电影里的“大鸿米店”,而非现实中的百年老店?倒是武进士府在200多年的岁月里,揽尽了人间春秋冬夏,体味着古镇喜乐悲欢,窃以为,不如回归武进士府更显历史本真。
在尧坝古镇得遇王朝闻故居,算是一个意外惊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上大学时,曾读过王朝闻先生主编的《美学概论》,受到其美学思想的启蒙,却不知先生是合江尧坝人。在王朝闻故居里浏览王朝闻艺术活动年谱展,对先生的生平、艺术和学术成就又多了些了解,更添了敬仰之情。走进王朝文故居,二层的四合小院构思巧妙,典雅精致,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一口明代古井尽显小院历史。站在青苔斑驳的院中,想着小院有口天井真是好呀,可观日月星辰,可透阳光,可纳雨水,可让庭院之树木挺拔花草茂盛,可让青苔滋润而生,甚是意趣盎然。二楼有一方精致的戏楼,由戏楼也可见王家家道的殷实和雅趣,不知这戏楼曾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或许正是在如此美居、如此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下,才在幼年的王朝闻心里早早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种子在其心田里发芽生长,最终成就为一代宗师。
古镇又一名人当属著名导演凌子风了。凌子风故居不大,仅存房屋4间,现为凌子风影视陈列馆,陈列着凌子风的生平和电影艺术成就图片。凌先生1948年开始导演影片,处女作《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他导演的《红旗谱》《春桃》《骆驼祥子》等影片有20多部,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古镇人似乎更乐道的是凌先生以古镇为基地拍摄的电影《狂》,这种对凌先生由衷的喜爱嵌入了故居大门“骆驼祥子铸造一代影视名导 ,死水微澜演绎千年古镇风流”楹联之中。这部改自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的影片《狂》开了以尧坝古镇为拍摄基地的先河,也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领略了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精美的古建筑群和别样的古韵之美,并逐渐成为“川南影视城”,先后有20多部影片在古镇拍摄。凌先生因拍摄《狂》而第一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并说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不知凌先生是否也喜欢后院天井里那棵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奋力向天而生,如虬龙般苍劲的古榕树呢?
虽然仅仅是走马观花看尧坝,但尧坝古镇那“千年古镇,藏华夏古韵禅风;一条老街,酿川南民俗风情”的多元滋味却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