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红玉曾一心想走出大山。家乡四面都是山,同龄人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和她一起考年级前五名的女生,中考结束那晚就坐上了去广东的火车。龚红玉读高中时,来提亲的人被爸妈堵在门口,“我们家闺女还要上学。”
她比常人更珍惜在外有成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湖南广电7年,之后个人创业5年,在长沙如鱼得水。却在中年时回到家乡涟源,下地务农,重做农民。村里人议论,“上完大学不还是回来喂猪种地?”
童年的回忆里,常是奶奶的身影。家里有两个弟弟,爸妈带不过来,龚红玉小时候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哄她睡觉,给她做野菜粑粑,会拌好豆豉剁椒盖在米饭上,把一些地里长的不知名的食材搭配起来,却非常好吃。一次,3岁龚红玉生病,一只耳朵听不到了,奶奶34码的脚,却背着她走了几十里路问土方子。
爷爷过世后,80多岁的奶奶一直独居在娄底涟源乡下,父亲为了照顾奶奶也回乡开始耕地、养起了鸡鸭。奶奶牙齿不好,虽然看着各种好吃的都眼馋,但很多食物也只能看看。每次回去龚红玉都会给奶奶做点好吃的,食材也都来自地里和山里,奶奶吃得很开心,直说“好吃”“清甜”。
想给以后留份念想,也想把在家乡和家人身边的瞬间分享出来,曾为专业影视工作者的龚红玉,回乡做起了抖音账号,在@湘野红姐 的视频里,乡间地头为奶奶做菜,是她不变的主题。“奶奶,我要做豆豉给你吃,你想怎么吃呀?”“蒸鱼,蒸鱼拌的豆豉好吃。”方言配上颇具乡土色彩的美食,不少网友都被她的视频引得直流口水。
涟源盛产马齿苋、豆角、红薯、苦瓜、冬瓜、南瓜等各色天然的瓜果蔬菜。红薯焖饭、蒜烧杂菌、剁椒萝卜、腊味合蒸、豆豉蒸干鱼……都在龚红玉的镜头里。她目标明确,回乡就是要拍介绍乡村味道的视频,她在帐号的介绍里写道:家乡的回忆都留在了味蕾的最深处,把这些美好也分享给远离家乡的人儿。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湘野红姐 有了十几万粉丝。当地海拔高,种出的红薯香甜,龚红玉拍摄了相关的视频,在抖音电商带货,最后帮助伏口镇山里村民卖出了红薯和红薯条5万斤,高山小黄豆和黑豆2万斤。
此前,村里的红薯一直没有外销过,经过龚红玉的宣传带货,一下全卖了出去。种地的老人收到钱,握着她的手不松开,“你明年还要来(收)哦。”
龚红玉还帮助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的上游生产商,销售了滞销半成品菜25万元。4月,她又带货桥头河萝卜,直播卖出10万包“香辣萝卜”。与湖南食品加工厂合作,卖出1000多万豆干,娄底生产的就有500多万,“就是要扶持家乡”。她带货的新化剁椒藠头,单场直播卖出30多万元, 30天销售额超过50万,直接卖断了藠头厂的所有库存。
一些村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龚红玉就和父亲一起,开着租来的拖拉机,去各家各户挑红薯帮村民售卖,一趟能拉2000多斤。“一些抖音的粉丝特别让我感动,他们一下子买80斤、100斤,帮助村里人创收。”
龚红玉渐渐开始琢磨,要将家乡特产产业化生产售卖,把村民集合起来种一种农作物,提高规模效应。她请来了农业大学专门研究薯类的专家来指导,让种植红薯更加科学化。“我们还可以卖加了酸枣的红薯干,通过加工食品,为村里更多的妇女增加收入。”龚红玉说。
她用镜头记录湖南的村镇和乡村美食,在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的助农扶持下,带货家乡农产品,一年卖出了上千万湘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么多村民们还指望着我们卖货,不能放弃。”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专长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