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她被媒体誉为追求极致的操作大师,坚守生产一线28年,她创造了40多万次乙烯裂解装置操作“零差错”纪录;她也是同行公认的“工匠委员”,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近5年来,她始终为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奔走呼吁。她就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茂名石化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
1994年,毕业于兰州化工学校的张恒珍被分配到裂解车间工作。2004年,茂名石化建设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改扩建生产基地。谁来驾驭这套开先河的国产化裂解装置?这场未知的挑战触动了张恒珍的心。
当时,张恒珍正好有机会能转到机关工作。“考虑到这是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之一,设备国产率达到了87.8%,其中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都是国内研创并首次应用,关系到我国乙烯工业自主创新的前途与命运。我觉得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个人成长也是一个难得的平台。”张恒珍主动请缨,迎接挑战。
深度融入这个项目,让张恒珍有了更深层的体会:“只有中国的工艺生产技术、化工设备技术、创新技术在应用中不断改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才能越来越成熟,前途才会越来越光明。”
坚守一线,默默耕耘,张恒珍由一名普通女技工,逐渐成长为公司首席技师,屡创新功的她,是得力女干将,更是巾帼功臣。虽然头顶光环,但张恒珍从未有过离开一线的念头。
“在哪个岗位都可以实现个人成长,在哪个位置都是为党和人民服务。”她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吐露心事:“在基层,看到指标越来越优,产能逐步提升,企业逐渐变大、变强、变优,心中有满满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虽然实现了技术上的炉火纯青,但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张恒珍选择从零学起。通过近5年来兢兢业业的履职,她体会到:“想做好政协委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要联系群众,融入群众中去,组织、团结群众,了解他们的心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履职服务水平。”
2018年,张恒珍递交的《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充分调动和保护技术工人积极性的提案》,被全国政协重点督办;2019年,张恒珍的“加快推进区域性危废固废处理处置中心建设”的提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并展开督办调研;2021年,她在提案中建议,多维发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今年,她带来了《关于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升技”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和《关于推进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呼吁关注一线技能人才的发展和行业的绿色实践。
张恒珍告诉记者,去年她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专题调研。“在履职中,我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的重视。在调研中我感受到,政府各部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对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状况的关注。特别是国家倡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给产业工人群体带来了强大的精神鼓舞,能够引导更多年轻人从事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既是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张恒珍在提案中建议,要持续强化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体系统筹作用,把“培训”送给最需要的人。持续强化制度落实,提升高危行业产业工人安全技能,培养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型”人才。持续强化精神之钙,接续唱响劳模工匠精神主旋律,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持续突出政治引领,发挥产业工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铁军。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在今年的履职工作中,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履职本领,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履职担责,勇毅前行,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以实际行动、优异业绩,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恒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