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健康母婴 PDF版下载

版面: 健康母婴

首儿所率先用超声腔内造
影技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6个月大的青青(化名)最近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通过做超声腔内造影确诊了先天性巨结肠,并接受了根治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颀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1/5000。其病因是由于远端肠管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痉挛梗阻,从而引起腹胀、便秘等症状。

    李颀指出,与传统的钡剂灌肠造影不同,超声腔内造影技术不使用造影剂,是用生理盐水充盈结肠肠腔,不仅避免了造影剂排出延迟造成的钡剂潴留,而且克服了传统超声因肠气干扰造成的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的不足,可以评估结肠炎性、息肉、肿瘤等病变以及先天性巨结肠的初步诊断。整个检查用时20分钟,不需要禁食禁水、镇静,也没有辐射损伤,无明显不良反应。据悉,首儿所在国内率先将超声腔内造影技术应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初步诊断。

    李颀提醒,先天性巨结肠一旦确诊,应采用手术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引起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注意,先天性巨结肠与功能性便秘的症状相近,家长要给予关注,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耿兴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