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环球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环球女界

巴布亚新几内亚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哈利拉·纳库迈:

坚定决心,努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 连原

    在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哈利拉·纳库迈对于乡村生活的感受是苦乐参半。她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东海岸的丹丹村。划独木舟,出海钓鱼,编织草裙和色彩缤纷的袋子,种植蔬菜,在灌木丛中开荒,学习地方的传统仪式,这些都是童年时代的记忆。

    但是,她的家乡非常偏远,当地的塞皮克河桀骜不驯,洪水频发。严酷的现实激励了她的斗志,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由于气候变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极端天气对许多农村社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岛屿国家受限于地理位置,货物和食品的运输和贸易都十分不便,但这些国家往往又高度依赖进口。

    哈利拉返乡后,她和村民获得了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

    成为社区带头人

    哈利拉居住的村庄离最近的公路有6公里远,要把村里出产的可可、鱼和香草运到市场销售,村民需要走很远的路,哈利拉说:“农村家庭只买得起一些生活必需品,很难供孩子上学。”

    当地的小学离得也很远,要走两个半小时,结果是村里很多孩子都辍学了。但哈利拉的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在他们的支持下,她坚持上学,还读了大学,现在又回到村里当起了带头人。

    “我的父母不仅关心子女的教育,而且说到做到”,为了支付学费,他们种植蔬菜,淘洗制作当地淀粉主食西米。“我们在家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他们会和我们一起思考,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

    家人的牺牲和坚持是值得的。对于村里的年轻女性来说,教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哈利拉先上了寄宿学校,后来又考上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自然资源大学,攻读可持续热带农业,为期四年。

    学习期间,她深入钻研动植物育种、生物技术、农业经营和创业等各项课程,掌握了宝贵的农业专业知识。

    她在大学的收获并不止于此。“还有对学习的掌控能力,高度自律,善于管理时间,通过沟通妥善处理矛盾,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培养健全的品格,坚韧不拔。”

    这一切努力并没有白费,2020年她回到故乡,当上了西西达(SISIDA)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员和协调员,合作社由当地三个乡村组成(SISIDA是Sir、Sikan 、Dandan三个村的名字组合)。

    她积极寻找资源,并很快获得了粮农组织相关项目的资助。通过项目和哈利拉的组织安排,村民接受了培训,领取了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学会了防治可可病虫害和养殖罗非鱼的新方法。项目还协助农民申请银行贷款。

    巡视可可、鱼、香草和牲畜的生产情况,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撰写报告,对外联络,这些都是哈利拉的日常工作。尽管经费很紧张,有时需要反复向村民解释合作社这一新概念,但她丝毫没有动摇。

    重新定义女性的角色

    自然,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哈利拉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村民不看好她。“他们说,她毕竟是个女人,马上就要结婚了。她一走,项目就垮了。”她承认:“管理这个项目,由于我的女性身份和我的学历背景,总会有一些非议。”父亲丹尼是西西达合作社的主席,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女儿,鼓励她不要放弃。

    每当有母校的学生来村里实习,哈利拉会对他们悉心指导,答疑解惑,传授自己的经验。

    她告诉学生们,要提前思考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课程才能让自己的家人和家乡获得收益,毕业返回故乡后,“不要等待,要付诸行动。”

    哈利拉说,当带头人“真的不容易”,需要做出牺牲。“这意味着你必须耐心、谦虚,事事先为他人着想”,不要咄咄逼人和自以为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积极面对一切,永不言弃。

    哈利拉言行一致,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西西达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样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