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1年,浙江已有70所高校建立妇联组织,实现全省高校妇联组织有效覆盖的目标
● 各大高校妇联组织,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加强对广大女师生的宣传教育
● 在校地合作中,高校妇联结合自身优势与各地妇联达成合作协议,合力助推共同富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组建“后浪宣讲团”,强化对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教育;打造“慧+智Plus”女性大讲堂,为女性师生构建互助交流的新平台;成立“女性五团”组织,提供女性帮困、魅力提升、情感解困等服务……在浙江高校,因妇联组织的建立,女职工和女大学生的所呼所求,有了贴心“娘家人”的所应所为。
高校是女教职工和女大学生集中的地方。在浙江,高校女性占比基本在50%,有些院校的女大学生占比甚至达到80%。而且女科学家、女艺术家、女教授等高知女性也主要集中在高校。同时,面对庞大的女大学生群体,妇联组织面向一线、重心下移,从源头上关心、关注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共同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浙江省妇联紧紧抓住2019年浙江召开党建带群建工作座谈会契机,联合省教育厅党委,全面推进高校妇联组织建设。
有序推进 70所高校已建妇联
浙江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浙传)是高校组建妇联的试点单位,并于2019年6月成立妇联。
“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带妇建,积极创新妇女工作举措,努力为高校妇联建设提供浙传经验。”浙传妇联主席徐璐介绍。
在试点基础上,浙江省妇联与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妇联组织建设的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有序推进高校建妇联定下总基调。
党建引领,破局起航后,浙江省妇联开启精准指导模式。在高校妇联主席培训班上,由省妇联领导班子成员授课,提升新妇联人的能力素质。针对女师生的不同需求,对接相关部门,推出助力活动——联合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组织“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评选活动;与省建行联合推出“女大学生回乡创业贷”;与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举办2020年度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与省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2021年度女大学生网络招聘会……
截至2021年,浙江已有70所高校建立妇联组织,实现全省高校妇联组织有效覆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高校妇联又开展了二级单位妇联或妇女小组建设,培育建立各类以兴趣爱好、公益服务、文化活动等为纽带的功能型妇女组织。
强引领拓服务促发展 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各大高校妇联组织,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加强对广大女师生的宣传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妇联联合工会开展红色家书诵读大赛;去年,浙传校院两级妇联开展思想引领活动150场次,覆盖近两万人;浙江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浙工大)妇联推荐4位师生参加浙江省妇联红船女儿高校宣讲团……
一次次活动,一场场宣讲,让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激励她们在各自的岗位或学业中建功立业、学有所成。
今年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而校地合作就是高校妇联结合自身优势与各地妇联达成合作协议,合力助推共同富裕的一大探索创新工作。
3月初,浙江农林大学的园林学院妇联主席徐丽华来到长兴县石泉村进行设计回访。2021年,园林学院妇联和石泉村进行了产业发展、美丽庭院、民宿改造提升等方面的合作共建。
园林设计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园林设计人员边走边看边听边记,颇为珍惜难得的实践机会。
村庄得到专业指导,师生收获宝贵经验,两者双向服务、互利共赢。
这样有效的校地合作并非孤例。浙工大妇联和德清县妇联建立校地合作机制,遴选并授牌10个“巾帼教授团”美好生活体验基地和10个女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浙江财经大学妇联与海宁市妇联实施百名创业女性和百名女大学生结对工程,为学生选聘创业导师,提供锻炼平台;浙传妇联与嘉兴市妇联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女子学院,承办国家广电总局、省委组织部面向女性领导、女性行业骨干培训多期,与桐乡市妇联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举办桐馨巾帼宣讲团……以小切口、拓服务、实举措共同推进校地妇联工作。
“接下来,我们高校妇联将结合‘共同富裕巾帼在行动’,在巾帼红、巾帼创、巾帼和、巾帼家、巾帼爱等方面,凝聚高校女师生力量,再接再厉,再谱新篇。”徐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