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建议:

全面性教育始于幼儿阶段


    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男女生理结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性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全面性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的建议》,建议将儿童接受全面性教育的起点提前至幼儿园阶段。

    开展和落实性教育是学校的“硬指标”

    在陈玮看来,要实现健康中国,没有性健康不行;要实现性健康,没有性教育不行,性教育不从儿童抓起不行。

    她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纲要》)明确: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为儿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根据儿童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开展性教育,加强防范性侵害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与医疗机构密切协作,提供适宜儿童的性健康服务,保护就诊儿童隐私。设立儿童性健康保护热线。

    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指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四十二条也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些规定均明确了学校开展和落实性教育的‘硬指标’,全面性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陈玮说。

    全面性教育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开展儿童性教育安全吗?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开展性教育?为儿童开展的性教育内容包括哪些?针对这些问题,社会、教育界和家庭仍存在不少疑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在2008年和2016年开展了两次全球性教育证据回顾,两次回顾都证明在学校有效开展的全面性教育能够带来积极结果。”陈玮说,开展全面性教育对于提高儿童生殖健康水平,加强性别平等意识,预防儿童性侵害、校园欺凌、早婚早育,减少不安全性行为、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降低性传播感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在她看来,全面性教育应关注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成长的多样性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性教育内容,而不是单纯由成年人决定哪些内容该教给儿童。“全面性教育是基于课程,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学过程。在学校开展全面性教育是实现儿童健康、福祉与尊严的需要。”

    陈玮说,全面性教育是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虽然这套课程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网络视频)中都能开展,但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是开展全面性教育的理想场所。

    “全面性教育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层层递进。这就要求全面性教育贯穿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而不是在某一阶段上一节课、做一个讲座、开展一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陈玮强调,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性教育”所讲的生理卫生等内容,还应覆盖儿童需要了解的与性有关的全部话题,其中也包括一些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可能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从而帮助儿童提升沟通、协商、拒绝、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寻求帮助等生活技能,增强儿童的权能。

    “全面性教育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倡导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健康、教育、信息平等和不被歧视的权利。”陈玮说。

    应尽快增加幼儿性教育指导内容

    近年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其中受害者呈低龄化趋势,从2018年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可见,被性侵儿童7岁以下受害者比例占到21.33%。

    为预防和杜绝此类案件发生,陈玮建议,应将儿童接受全面性教育的起点提前至幼儿园阶段。

    陈玮认为,幼儿需要接受的性教育内容应包括认识身体;了解新生命的诞生;认识身体的感知觉;了解情绪,学习积极的情绪处理策略;人际关系;平等与尊重和儿童权利;预防儿童性侵害,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社会规范八个方面。

    陈玮提到,幼儿园开展性教育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独立课程和融合课程。她分析道,“相对来说,独立课程更具全面性、科学性、便利性和可行性优势。但是,若要在全国大范围地开展幼儿园性教育,真正落实未保法和《规定》对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要求,出台增加包含性教育内容在内的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实属必要。”

    陈玮特别提到,性教育在家庭中也应该是摆在桌面上的、很坦荡的话题,家长不能遮遮掩掩、神神秘秘,而要撇开心理障碍,把性教育视作一种科学的教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予相应的教育。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家庭中的生活有所不同,比如家长只在家庭中给孩子洗澡,那么洗澡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耐心地对于孩子的一些好奇给予解答。

    她表示,老师教的和家长教的内容一定是协调统一的。应该由教育部统一下发教学内容。所以,需要教育部出台包括性教育内容的相应课程教材指南,以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教育观点和内容有失偏颇。陈玮期待,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者能提高对全面性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尽快出台相关指南,为推动全面性教育在幼儿园和学校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