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今年54岁的侯会芬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中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通过探索出的高效种植模式,在家乡的这片热土上开创出绿色生态庄园,成为巾帼致富“领头雁”。
找准发展路径打开致富门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很多农村妇女选择外出务工。面对这股务工热潮,侯会芬心情复杂,和大家伙儿一起外出务工的话,收入稳定有保障,但她又舍不得这片世代耕种的热土,在她心里,这不仅是责任田,更是希望田。
经过再三思考斟酌,侯会芬选择留在家乡,但她深知如果只是用传统方式种田,一年下来的收成还不如外出务工。
“如何实现种田方式的突破,以我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只有初中学历的侯会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开始刻苦钻研农业种植知识,除到农广校参加了三年的跟班培训学习外,还利用闲暇时间在书籍、网络上自学相关知识,掌握种植养殖技术。
2006年是侯会芬实现突破的一年。这一年她下定决心承包了中营村180亩的果园,并利用所学知识采用林下养殖的形式进行“种养结合”的探索,在果园林木下种植了日本红梨、杨梅、草莓、羊肚菌等经济作物,还养了猪、鸡等家畜。
自从承包了果园,侯会芬每天起早贪黑,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料着果园里的农作物和家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侯会芬的辛勤耕耘,承包果园的第二年,就迎来了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场面,在果园里洒下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绿色发展转型开启新征程
2007年以来,侯会芬果园的农产品就一直供不应求,但侯会芬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她还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
2014年,侯会芬将果园更名注册为“玉溪市江川区义程果木庄园(基地)”,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倡导的“绿色、生态、有机”种植理念,将果园打造成集观光旅游和农家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在全新打造的农庄中,165亩的梨园不仅建有养猪设施、冷库,还配套了沼气池、肥料贮备池、蓄水池等。在全园布设沼液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的基础上,侯会芬秉承循环经济理念,以培育A级绿色农产品品牌为目标,通过种植养殖结合,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果木庄园逐步被改造为物质能量高效循环利用的智慧生态农场。
成功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在打通绿色生态种植道路上,侯会芬也曾遭遇失败。有一年,正值杨梅上市时节,看着枝头红润可口的杨梅,她喜出望外,心想又是一个丰收年。谁知,一场连绵雨水让她瞬间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看着果子生虫腐烂,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的却是颗粒无收。虽然在承包果园时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她从不放弃,始终坚信只要肯吃苦、踏实干,就会有收获。
在侯会芬的不懈努力下,2021年义程庄园通过了3个国家级绿色认证,被评选为“全国生态农场”。
携手互助共同迈向新生活
“自己富不如大家富”,侯会芬没有忘记把这份甜蜜的果实分享给身边的群众,收获成功的同时,她带动中营、喜乐庄村的30多名群众参与到果园种植中来。
好学肯干的侯会芬是果园里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她和工人们一起工作时,经常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各种种植技能。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妇女姐妹们,乐于助人的侯会芬会无偿、耐心地把自己的“致富经”传授给她们,甚至主动上门指导。
在侯会芬多年的努力下,如今的义程庄园累计投资3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每年销售收入达80万元。她秉承“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理念,带领更多妇女家庭走上致富之路,成为当地种植养殖的行业“领头雁”。
侯会芬说,未来她将深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尝试种植更多品种果蔬,发展采摘农业,真正让绿色生态农业结出“小康果”,让妇女同胞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