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新闻壹段评


    关注“超龄农民工”诉求,让城市更温暖

    超龄农民工正逐步告别建筑工地。当前,全国多地已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清退超龄农民工。一些农民工表示支持理解,也有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

    近年来,部分已达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超龄农民工,迫于现实需要,不得不离乡务工。建筑工地门槛低、上手快、收入可观,成为他们的就业首选。但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加之年龄增长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也带来了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风险。上述政策出台正是出于安全考量,目的是避免超龄农民工伤亡悲剧再度上演。

    农民工的各项权益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在清退建筑业超龄农民工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其权益保障能否相衔接。由于长期在外打工,许多超龄农民工已适应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要充分重视这一诉求,探索更加“适配”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赢”。

    岂能让“安全头盔”变成“大杀器”

    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超七成“安全头盔”存在安全隐患。在相关销售市场及网购平台上,在售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价格天差地别,最便宜的仅需3.9元,贵的达到数百元。这些“安全头盔”虽然外形差不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质量差的头盔主要表现为外壳材质低劣、束带不牢靠、缺少发泡材料缓冲层等,无法有效保护消费者头部。甚至还可能因碰撞引起部件碎裂,对佩戴者造成二次伤害,让“保命盔”变成“大杀器”。

    “安全头盔”是每一个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质量关乎佩戴者的生命安全。有关部门须严加监管职责,生产厂商、销售平台须严把质量关,齐心协力将名副其实的“安全头盔”送到人们的手中。

    砍价“差一刀”背后是平台机制不透明

    3月17日,某游戏主播发动网友参与拼多多砍价免费领手机活动,耗时近3个小时都没成功。据该主播描述,当时直播间有数万人,虽然不知具体帮砍价的有多少,但已砍到小数点后6位,依然没有砍价成功,最后砍价的链接都被封了。随后该主播致电拼多多人工客服,在直播间几万名观众的见证下,该客服直接挂断了电话。

    19日,拼多多回应,经核实,该商品已砍价成功,目前商品已送达,同时,拼多多还表示,“几万人参与砍价”不实。然而,据主播表示,到他下播的时候仍然没砍价成功,最后是拼多多给了“特制优惠券”才拿到手机。

    拼多多砍价机制精准利用了用户的“薅羊毛”心理,然而在无数次“再砍一刀”中,“究竟需要多少人才能砍价成功”也成了消费者共同的疑问。希望拼多多官方能借此机会,就砍价机制给出具体明确的回应,让那“最后一刀”走出砍价机制的“黑箱”。

    刘世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