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 杨长苏
重庆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位于重庆市潼南高新区,是由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园区。据悉,该企业拥有领先全国的“电镀园区污水污泥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园区的废水排放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这是中国目前电镀污水排放最严格的标准,全国达标的园区不超过10%。
佘敏是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技术负责人。正是她,奋战7年,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套电镀园区污水污泥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并参与了《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国家标准的制定。
阳春三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刚从实验室走出的佘敏,迎向我们,带着自信的微笑,防护服在阳光下闪着光。
大海捞针,只为找到合适的菌种
佘敏大学时期就读于化学分析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污染治理的技术攻关工作。2015年,刚在巨科环保任职不久的佘敏接到公司通知,立即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潼南项目现场。
潼南区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潼南正在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包括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产业正蓬勃发展,保持良好的水体水质对于区域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加强潼南环保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庆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应运而生。
“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只有挖掘机的轰鸣声,到处尘土飞扬。距离城区有十多公里,生活很不方便。”厂房拔节生长,污水收集管道在空中延伸,污水处理池日渐成型,引进企业的投产工作次第展开。2017年,随着第一家电镀企业正式入驻环保园,佘敏和她的团队开始了紧张的污水处理工作。
在污水生化处理阶段,找到合适的菌种非常重要,只有适宜的微生物才能有针对性地“吃掉”污水里的有害物质。菌种千千万万,要挑出最合适的,无异于在大海里捞针。除了自己探索,还与兄弟单位、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佘敏经常奔波于园区、供应商以及高校实验室之间。活性污泥又脏又臭,常人都避而远之,佘敏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地研究探索。
即使找到了某种合适的菌种,也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因为园区40多家电镀企业排放的废水有所差别,适宜的菌种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企业工艺变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意味着佘敏及其团队需要随时关注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的稳定性。一旦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寻找菌种、重新做实验,直至找到相应的菌种为止,其繁复和枯燥可想而知。
无数次试验,只为达到最高标准
工业污水排放有各种标准。在巨科环保电镀园,废水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 (GB 21900-2008),这是目前国内最严格的标准。
“污水处理的科研工作十分艰辛。记得最初时,废水的某项指标始终达不到我们的标准,尝试了各种方法也没有成功。于是我连续三天三夜翻阅书籍、请教同行,重新整理了一套方案,并按照方案的流程逐步实施。和团队一起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从烧杯实验到小试再到中试,最终通过芬顿法使水质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佘敏回忆说。
电镀工业为重污染行业,因此,做好分质分流尤为重要。佘敏带领团队根据电镀污染物特点,科学划分了十类废水,架设了相应的污水收集管道,并针对不同污水的物化性能,设计了对应的处理工艺。
虽然确定了污水处理工艺,但不能就此高枕无忧,特别是初期,还要观察其效果是否稳定。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把自己“钉”在污水池旁,随时搜集各种数据,从大数据中发现不稳定的因素,以重新调整处理工艺。
污水的达标排放,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佘敏团队而言,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污泥变废为宝。经过长达7年的努力,佘敏团队研发出一套电镀园区污水污泥综合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从源头消减了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既能将重金属回收利用,又能使废水排放稳定达到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获得了生态环境部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于2021年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佘敏也受邀参与了《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诊断导则》国家标准的制定,该项国标已于2021年5月正式实施,实现了潼南区国家标准零的突破。
艰苦卓绝,只为了绿水青山
为了随时监控废水池处理情况,获得第一手数据,佘敏基本上24小时都待在园区,工作与生活已经融到了一起。而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她一干就是7年,无怨无悔。
由于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经常要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品以及各种有机物、重金属等毒害物质,稍有不慎酸碱就会腐蚀到衣服或者皮肤,因此无论严寒酷暑,佘敏团队都穿戴防护服在废水池取样、分析。废水池不能遮风挡雨,因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成了家常便饭。
7年的艰辛努力,让佘敏在创新方面硕果累累,其本人也获得多项殊荣:当选2016年重庆市潼南区十三大代表候选人,先后获得重庆市创新创业团队奖、潼南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潼南区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1重庆市科技创新巾帼建功标兵等,并为巨科环保获得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佘敏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是实现两山经济的基石,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的发展之路。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女性的无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