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 付萱
符小琴的身上有很多“光环”,但她一直引以为豪的是“匠人”的身份。从制茶“小白”到研发大师,20多年来,符小琴始终与茶为伴,制茶早已成为她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在当地,小小的茶叶不仅是助力脱贫的“金叶子”,更是当地老百姓逐梦乡村的新期盼。
符小琴是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乌石白马岭茶业有限公司技术员,白马岭茶业公司原来是海南省国营岭头茶场的支柱企业,有着辉煌的企业历史,曾被国家确定为出口创汇单位。20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茶场经营面临重重危机,深陷连年亏损泥潭。为摆脱困境,茶场决定打造“新、精、优”高端产品,并将任务交给高香茶班。作为班组的“领头雁”,符小琴深感责任重大,她多番走访问计茶叶领域的专家,潜心研读各类专业书籍,虚心向老茶工“取经”,从清晨到午夜整天泡在车间里。在那个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家里人常常连她的人影都找不到,但家人给予了她最大的理解支持。
就是在这种为打破困局背水一战、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强大精神支撑下,符小琴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培育出全新的白马骏红品牌,为公司在业内打响了名号。
符小琴从普通的一线制茶工人,到海垦最年轻的制茶技师,获得了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她所在的团队也成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符小琴的成长,见证了海南农垦茶叶产业的跨越,也见证了当地百姓生活的日渐富足。
茶厂通过研发新产品率先“吃螃蟹”,不仅让茶叶卖出了好价钱,还以点带面激发起周边农民种茶积极性。他们鼓励当地农民成立茶叶合作社,通过茶叶种植,不仅有效带动了就业,许多人还借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茶叶也真正成为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金叶子”。
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符小琴,为了不辜负群众的希望,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符小琴手里,有一本多年履职的笔记,纸张已经泛黄,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项建议和意见,字里行间体现着她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她深深热爱着这份工作,愿意踏踏实实在一线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要将来自大山深处的声音带上全国人代会。”
谈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身份,符小琴认为其背后承载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要履行好代表的职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留心群众在工作与生活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与大家的密切沟通,搜集来自基层的声音,如此才能做好一名充分反映基层声音的有心人。
履职多年来,符小琴围绕农垦改革提出了多项建议。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橡胶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垦区棚户区改造、解决原海南农垦合同制工人欠缴劳动保险费问题等多项建议。目前,这些建议均已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及办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符小琴第一时间从自己十分有限的工薪收入中拿出2200元支持。同时,落细落实海南省政府出台的“一抗三保”防控措施,严守值班检查、登记制度,确保班组零感染。她还主动向公司建议,在做好安全复工措施的前提下,带领班组姐妹们走进茶园,以开展“我为抗疫采春茶”活动为序曲,鼓励带动工友积极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