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上海落实“三区”划分阶梯式管理模式

防范区居民可以出门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丁秀伟

    □ 李名耕

    4月12日一早,上海闵行区东碧林湾小区的居民群里就炸开了锅,因为东碧林湾被划定为防范区,居民们可以下楼出门了,防范区的居民可以暂时出门透透气,去进行买菜、买药、就医等活动。

    自3月末以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席卷上海,申城的居民在此期间经历了长时间疫情封控。4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通知,把全市各个小区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进行“三区”划分的阶梯式管理模式,划定“三区”,是为了尽可能让城市一点一点恢复如常。

    管控依旧严格

    4月12日一大早,上海各区都给第一批防范区小区发布了《告居民书》,其中详细介绍了当地按照“三区划分”原则实施的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的具体安排,以及先行开放的卖场、超市、药店、母婴用品店“四类场所”名单。

    防范区落实“逐步有序开放”的原则,比如金山区在《告居民书》中明确人员不跨镇,防范区居民仅在本镇范围流动;防范区内村居民允许每天每户一人一次外出采购物资,凭出入证通行,落实“一戴三查”要求(戴口罩、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健康码和行程码、查体温);外出仅限生活物资采购,严禁到本镇其他村居走亲访友;尽量步行,严禁机动车。

    同时,对防范区内人员,一周需开展2次抗原检测;对在岗执勤的警察、快递员、城市服务保障人员等人员,进行抗原加核酸检测。

    而防范区内除已经公布的“四类场所”外,其他场所继续执行线下关闭措施。

    居民依旧谨慎

    4月11日下午,金山区枫泾镇“三区”划分管控首日,桥英花苑二期13号楼代理楼组长许婉娟带着8张《临时出入通行证》,挨家挨户逐一发放,并叮嘱居民使用规则:“地址、名字、联系电话等信息,都帮你们填好了。每天一户可以安排一人一次出去买菜或买药。出门时,志愿者会帮忙打钩,证明我们出去过了。”

    收到《临时出入通行证》后,居民陈世梅颇为兴奋:“在家一直坚持足不出户,现在可以一天出去一次,心里踏实多了。”

    刚开始收到通行证的居民很多都在朋友圈里刷屏,各个群争相转发,阅读量激增。但此时,与之相对的是张堰街道依旧“安静”。不少居民知道可以一户一人一天一次出小区后,还是会比较谨慎,并不着急外出采购。

    在张旧路和漕廊公路的交叉口,一位村民戴着口罩,走向桑园村唯一的道路进出口,拿出口袋里刚领到的通行证,递给道口的志愿者,试探地问:“我看到公众号上发了,凭这个现在可以去买东西,是不是?”志愿者拿过通行证,在上面打了个钩,笑着回道:“没错!一天一次。不过,只能去公众号上写的那些地方。”

    超市货源充足

    金山区吕巷镇共开放了8家商超、7家药店和1家母婴店。这些超市、药店都做了充分准备,现场货物充足、秩序井然。“我们从昨天开始便向一些本地合作社和其他渠道进行订货,现在货物已经陆续送达了,同时,我们也已对地面、购物车、冰柜等做了3轮消毒工作。”吕巷镇和润超市负责人汪晓光说。

    在超市入口,吕巷镇党员志愿者在镇级统筹下,主动请缨帮助维护现场秩序。顾客排队分批进店、一批十人,并测温、扫描场所码,查验出入证、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虽然流程较多,但前来的顾客无一不耐心配合,一位顾客说:“严格管理好,保证了大家的安全。”

    防范区不是“放飞区”

    防范区等于“放飞区”吗?在4月12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给出了答案:“如果出现大量人员无序集聚,同样会对当前的防疫工作造成很大隐患。我在这里提醒大家,防范区不是‘放飞区’!”

    吴乾渝强调,如果防范区出现阳性感染者,那么该居住小区或自然村(单位、场所)将立即动态调整为封控区,并马上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记者从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管控区居民可以走出家门,防范区居民可以走出小区大门,大家还是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松懈,不聚集,减少流动,倡导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外出,活动范围不要超出所在街道或乡镇;确需外出的,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大家齐心协力,一起筑牢织密疫情防护网。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