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甜的,是辣的,是酸的,是五味杂陈的。
■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
初二(2)班 汪翔宇
甜,一直是我所认为的故乡的第一味道。在那处处张灯结彩,喜迎新春的时刻,在满街各式各样的小吃摊中,我的目光总能被一种食物锁定——糍粑。至于我们之间的不解之缘,很久以前便结下了。遥想六年以前,我的老家还是一个偏僻的山村,但过年时每家每户无论如何也都会凑上一桌“满汉全席”,很多菜都是自己做的,尤其是糍粑,每次做糍粑时,都要几个壮汉不停歇地捶上半天。古老的木槌与夯实的米团激烈地碰撞,方圆几里,“咚、咚”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米团在那时,被反复地锤炼,拉长又糅合,糅合又拉长,“在一次一次有力的锤击下,做出来的糍粑,才能有所嚼头。”我经常听到家里长辈这么和我说,但看他们的神情,总觉得话中有话,只是那时不懂,只喜欢品尝糍粑那浓浓的香甜。
除了甜,浓浓的乡味中,若闭起眼轻闻,总是能感到悠悠的辣意。每逢家中有贵客远迎,总是少不了一盘“虾中名角”——麻辣小红虾。赤红如火的外壳加上芳香四溢的水汽,辣椒总是能与龙虾形成一种绝美的平衡,辣意浓浓,却又因为龙虾的温凉而不显炙口。作为最高的待客礼仪,这道菜还有一样是令我赞叹不已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摆盘,细碎的辣椒铺在盘底,偶尔几个整块的像是海中孤独漂浮着的海岛,龙虾必然是整只,必须要有高傲的钳子和整齐的小脚,它们总是以一种傲人的姿态出现在盘中,像是刚刚征服过这片大地的主人。它们的身体向前微曲,似乎已经准备好向前跃进,总会激励着每一个来往此地的游人,向着希望般的火红,向着未来,砥砺前行。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我的故乡了,但无论如何,哪怕身在他乡,米酒也是不可或缺的。微微浑浊的米汤,浮若其中的米粒,和无法遮掩的淡淡香气,总会有人来到属于乳白色的幻想。米酒的美妙在于它那极不适于大众的口味——入口微酸,细品幽甜。如果不是小时候家里人餐食的深刻影响,不知道我是否还能接受它。如今,我与故乡相隔得太远了,但米酒的味道却在记忆中愈发淳浓。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好的,苦涩的,辛酸的,在时间的积淀之下,总有一天会化作“好似天上来”的仙露琼浆。
故乡的味道是甜的,是辣的,是酸的,是五味杂陈的。每当他们被端上桌时,冒出的腾腾蒸汽像是我转瞬即逝的童年,故乡的味道与那些美好的回忆,在一个个时间的节点上系成了一串晶莹的露珠。在每一个点上,在我与故乡的每分每秒中,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深情,“这尘世只是肉体的居所,那我们的灵魂呢?他们的家,永远被寄托在我们多次为之回头的地方——故乡。”
我对故乡的思念融在每一丝散发的气味中,它们会永远为我树起一面坚强的后盾。在遥远的山巅,在茫茫的大海,家乡的味道才是我前行的方向!
指导教师: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