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女职工之家 PDF版下载

版面: 女职工之家

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为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2021年以来,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工会工作全局,立足维护女职工权益和服务女职工的基本职责,团结引领广大女职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工会女职工工作取得新进展。

    政治引领 凝心铸魂 赋能增效

    组织广大女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三八”妇女节前夕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打造“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品牌,带动全国2114万名女职工参与阅读。深化“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

    组织女职工积极参与“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参与人数达1563万名。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和家政服务等女职工集中的行业,开展具有女职工特色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竞赛覆盖快递员、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在8个省(自治区)开展新发展阶段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专题调研。

    依法维权 职工为本 普惠共享

    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举办全国职工线上法律知识竞赛,全国约185万职工注册参与,答题和观看视频学习超2680万人次。推动用人单位将性别平等相关内容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与国家卫健委等单位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动用人单位加强女职工休息哺乳室建设。总结推广女职工权益保护“一函两书”工作经验,及时协调跟进侵犯女职工权益案件调查处理。

    聚焦托管托育、婚恋服务、身心健康等内容,为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国各级工会累计举办工会爱心托管班1.5万场次,服务职工子女近50万人。全总女职工部与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关爱女职工专项基金”,面向25个省(区、市)10万余名困难企业女职工、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赠送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的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和免费“两癌”筛查;推动各地和相关产业工会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为870万名女职工提供公益性“两癌”筛查服务。申请贫困地区困难女职工经期保护支持专项资金,为部分地区困难女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配送卫生用品。指导各地举办职工婚恋服务活动,吸引全国近100万单身职工参与,促成2.2万对职工成功牵手。

    最大限度把“两新”组织和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组织起来,不断扩大工会女职工组织覆盖面。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起草《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

    2022年工会女职工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女职工,坚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女职工积极参加“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

    其次,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建功立业。加强女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科学文化普及,提高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组织女职工积极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举办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全国巾帼工匠风采展、电信数字化技能竞赛等,举办大国工匠论坛——巾帼工匠分论坛,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巾帼劳模成长与发展研究成果。

    第三,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实施评估研究,指导地方工会女职工组织推动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出台。依托“学习强会”平台推出全国工会女职工数字化普法宣传专区,形成网络化女职工普法宣传体系;及时关注、协调处理涉及女职工权益案件和舆情信息。总结宣传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积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推动用人单位构建母乳喂养支持环境。

    第四,切实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推进职工子女托育托管工作,推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关爱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加强新就业形态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推动女职工“两癌”筛查工作,打造“会聚良缘”工会婚恋服务品牌,持续开展职工子女关爱活动。

    第五,推动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创新发展。做好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女职工队伍状况分课题相关工作。

    (摘自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李艳清在全总女职工委员会七届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