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霞
女儿今年7岁,读小学一年级了,能口算出一百之内的加减法,每当听她流利地说出得数,我常会想起她小时候最喜欢跟我玩“数脚趾”的数字游戏。
女儿一周岁时,特别喜欢让我捏她的小脚趾。后来,我增加了游戏内容,每次摸她的脚丫,会慢慢数五个脚趾,没过多久,她就习惯了听我说“一二三四五”。女儿两周岁时,我数完她的一只脚丫,接着数另一只,这时的她也会跟着一起数数,十个数的认识就这样通过游戏完成了。再接下来,游戏变得更加好玩,我用一块大积木盖住她的一个脚趾,假装很害怕地说:“怎么你的脚趾丢了一个?这可怎么办?”女儿笑着把积木扔到一边:“没丢,它在这儿!”
这种游戏看似简单,却能不断引起孩子探索数字的兴趣,女儿总是百玩不厌。有时,她数错了,我就冲她做个难看的鬼脸,她数对了,我就用讲故事来奖励。就这样,女儿很早就对数字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女儿在幼儿园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对于引导小孩子认识数字有一套独特的办法。比如,她会在衣服两边的口袋里各装上一些糖果,在跟孩子做游戏时,装成无意从口袋里把糖果摸出来,让大家数一数。她会把颜色漂亮的卡通数字分别贴在小朋友的衣服上,让他们各自去找组合起来可以得几的数字,孩子们说说笑笑中就完成了“结对子”。有一次,我去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正带孩子玩数字游戏,只见她手里拿着几粒颜色鲜艳的纽扣,先告诉小朋友纽扣的总数,然后在左手放两粒,让大家猜猜右手剩下了几粒?这样很容易让小孩子的思维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如今,女儿升入小学不到一年,她做数学题又准又快,几乎不用我辅导,我觉得这一切和她小时候玩数字游戏是分不开的。其实,不止可以通过游戏来引导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他知识也一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方式,想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家长首先要有耐心跟孩子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