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岂能坐地起价
据报道,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因不堪每年近千万元的订购费,不得已宣布停用中国知网。对此,知网方面予以否认,但中科院图书馆立刻对该回应进行“辟谣”。随着舆论发酵,知网发布声明称,将更改模式继续向中科院提供服务。
知网作为文献数据库,理应为扩大学术传播、助力学术交流服务,若是沦为扼杀学术活力、推高学术成本的“绊脚石”,则与其初衷背道而驰。面对知网近年来的争议,行政监管部门不仅要查处其可能存在的价格违法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更要充分调动公共和市场资源,培植更多知网类数据库,降低知识分享的门槛。
“寻亲卡片”承载家庭团圆希望
浙江宁波有一家文具工厂每天发1万个带有寻亲卡片的快递包裹,这些卡片上印有走失儿童的相关信息。厂长范卢洁表示,自己从事的是与孩子相关的文具行业,希望在做生意的同时对孩子有所回馈。而且买文具大多是家长,可能对此类信息更加关注,能将寻亲信息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目前,该工厂每个月发出30万个带有寻亲信息的包裹,将走失儿童信息带到了全国各地。
一张小小的“寻亲卡片”,就是一份找回孩子的希望。卡片虽轻,传递出来的善意却非常厚重,也弥足珍贵。希望收到“寻亲卡片”的朋友,能够仔细看看这些孩子的面容,记住他们的样子,早日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食安封签”有必要纳入法律体系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为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天津、河北、北京等多地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但由于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等原因,部分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卖。
作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创新,“食安封签”可以降低外卖食品被污染的风险,提升外卖食品的质量安全,给消费者带来更踏实、更满意的消费体验。要“食安封签”彻底落地落实,一方面可借鉴某些地方做法,向商家免费发放“封签”,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把“食安封签”纳入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依法赋予“法律黏性”。
父女齐心的样子真美
近日,一封字迹稚嫩的写给乘客的信感动了无数网友。2021年9月,湖北宜昌的涵涵(化名)被确诊为器质性脑病。为给女儿治病,爸爸陈再兴欠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开起了网约车。为了帮爸爸获得更多好评,涵涵将一封写给乘客的信贴在车上。有乘客要捐款,但被涵涵爸爸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想自力更生。”
父爱如山般巍峨坚毅,哪怕被外债压得喘不过气,仍坚守着自食其力的尊严,要靠双手为女儿搏明天。女儿孝顺懂事,150字,一笔一画,写满一个9岁孩子超越年龄的爱与感恩。祝福这对父女能在风雨后看见彩虹。
侯文雅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