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新闻壹段评


    “社会面亲邻”体现“邻里情”

    近日,一则名为“社会面亲邻”的视频受到了众多网友点赞,视频中的邻居组成了社群,有老人、有孩子、有夫妻、有兄妹……他们神态自若地在阳台上拉大提琴、穿情侣装、晒被子……呈现出了疫情之下市民居家生活的侧影,给更多的上海市民带来了鼓励和慰藉。疫情管控下的上海,邻里间抱团网购、互相支援,打破了钢筋水泥的隔阂。在社会面清零之前,实现了社会面“亲邻”。

    疫情之下的社会“静态模式”,给上海居民带去了各种不便利,但是民众展现的却是疫情之下的乐观向上,以及对战胜疫情的自信。管控下的上海,也让“邻居”这个词汇更加活泛起来。人与人之间不再“相见不相识”,而是和谐、和睦、和美起来,这就是“邻里情”。

    治理在线教育乱象亟待监管“在线”

    有媒体调查发现,多名消费者与武汉聚狮、尚德和加盐3家在线教育机构发生退费纠纷。当地教育部门表示,有机构每月投诉量多达一两千起。

    近三年来,在线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预付费过高、欠缺相应资质、培训教师缺乏相关教学能力等现状,乱象丛生、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在线教育的质量。

    在线教育乱象,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权益,还会带来误人子弟、破坏教育事业的恶果。对此,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切实加强对在线教育市场的监管,真正做到监管“在线”。对线上培训机构审批要严格把关,对于欠缺相应资质的线上培训机构,要责令整改或关停,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还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只有形成各方合力,才能把野蛮生长的在线教育市场导入正轨,促其健康有序发展。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要织密“法网”

    如今,扫二维码点餐、下载App都经常被要求授予个人信息权限,网络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现象比较普遍。据权威媒体对197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应用不授权就没法用,用户只能被迫接受。23日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显示,消费者信息被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泄露等成消费安全热点问题。

    互联网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带来了机遇与便利,也带来了用户对自身隐私安全的担忧。防止App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关键是织密隐私保护“法网”。首先,要严格执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引领科技向善。其次,通过建立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补偿和惩罚机制,设置监督机构等方式,为个人信息安全“加密”。同时,在信息采集的源头方面,对采集主体设定门槛,让可以收集个人信息的主体“登记在册”。

    刘世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