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是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 口述:姜世超

    ■ 记录:罗正慧

    2021年5月,我由中国农业银行总部派驻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学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涯。

    学坝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超过80%的村民是苗族,共有21户监测户和132户脱贫户。虽然脱贫攻坚战役在学坝村已取得全面胜利,但防返贫任务仍然艰巨。

    发展产业是促进村民持续增收、防止脱贫户返贫的有效举措。在脱贫攻坚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帮扶学坝村建设了10个占地20亩的蔬菜大棚,村里聘请管理员和工人负责生产和销售,给他们发固定工资。但这种经营方式并没有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种植基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两委”成员商量,决定实行“村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业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即村党支部统一管理种植基地,村集体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与农业公司签订托管服务合约,农业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蔬菜种子并负责产品销售,农户负责生产。

    经营模式转型后,种植品种也得以调整,由原来经济价值较低的大白菜改为辣椒、食用菌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我从北京请来有机农业认证专家,对生产和管理人员进行有机农业和有机种植技术等相关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的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大大增强。去年年底,基地首次扭亏为盈,每个大棚实现利润5万多元。

    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转型的同时,村里的其他产业,如莲藕池塘鱼、鸭养殖,大棚葡萄种植及采摘,大棚草莓种植及采摘以及大型水上乐园项目“学坝·山泉水世界”等也在健康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集体经济更加壮大,还让村民通过务工和分红得以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村委会门前的一块空地,建设一个集学习、培训、休闲为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盘活村集体资产,同时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到学坝村快一年了,尽管有时工作很累,但看到村庄焕发勃勃生机,听到村民群众的欢声笑语,我就感到非常满足,觉得累点也值得。驻村帮扶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