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空缺出来的市场,以及很多家长的竞争意识,给了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空间和土壤,也是这个市场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
■ 李蕾
距离“双减”政策的正式实施已经过去了近300天,曾经的在线教育公司悄然中实施着业务转型。
4月20日,作业帮宣布推出喵喵机学习打印机F1,正式进军打印机市场。不仅是作业帮,去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曾经的在线教育巨头还是各家大厂,在教育硬件领域都做了诸多布局。一个新的“战场”已经形成,能托起曾经“巨头们”的转型梦吗?
教育硬件产品迎来发展机会
去年底以来,作业帮在教育硬件上动作频频。先是推出了学习笔、学习灯等多款产品,不久之前百元智能硬件喵喵机电子单词卡面世,切入单词学习市场,近日又直接宣布推出喵喵机学习打印机F1,正式进军打印机市场。
该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打印的业务条线在作业帮内部一直存在,整个硬件业务包括产品研发、供应链、营销、客服、销售等,核心团队超过80%都来自一线大厂,并且多年来在供应链能力和合作伙伴方面也有了积累。“我们最大的特点还是多年累积的数据优势、内容优势,以及对于用户的洞察和理解。”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在这些新业务背后,在线教育的大船,正在调转航向。
菲菲(化名)的女儿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女儿小时候菲菲就给她买了故事机、点读机、智能手表,随着孩子的成长又购入了学习机、智能平板、错题打印机。动辄几千元的产品,她买起来毫不手软。“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后,菲菲发现对于教育硬件的需求似乎更大了,最近正在为女儿挑选一款智能学习灯。
在多鲸资本合伙人姚玉飞看来,“双减”之后被空缺出来的市场,以及很多家长的竞争意识,给了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空间和土壤,也是这个市场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
其次,虽然所有传播介质都在电子化,但教育部“五项管理”中要求强化中小学生的手机等管理,替代产品如学习台灯等应运而生。
第三,国内教育科技水平的领先也是支持智能硬件产品发展的必要条件,多项技术集成下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智能硬件产品。
除此之外,过去几年有一些爆款的教育硬件产品实现了不错的收入增长,对于大量需要融资的教育类企业和有一定增长压力的泛教育类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双减”之后很多教学机构自身也需要一定的替代产品和新方向。
另一位沪上投资人士也表示,“双减”给校外培训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未减少,教育硬件产品迎来了一波发展机会。
教育硬件新“战场”
在硬件上下足功夫的不止作业帮。就在一个月之前,好未来对外宣布最新转型进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科技服务、智能硬件以及生命科学等非教育培训业务将是其未来重点业务。与此同时,这家曾经的在线教育龙头公司陆续成立多家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另一家巨头猿辅导去年也开始行动,旗下多个教育品牌密集推出教育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已多样化,包括斑马的逻辑思维学习机、AI指读机,小猿搜题的A4打印机、智能练习本等。
在不少行业人士眼里,过去教育硬件通常被在线教育企业视为一个低成本获客的流量入口。彼时,一些发力早的企业已经通过布局智能硬件而获得了红利,例如字节跳动旗下大力教育率先推出的智能学习灯、作业帮的错题打印机喵喵机等,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成为代表性产品。
而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硬件产品的角色已经不止如此,而是肩负着各家在线教育巨头转型“急先锋”的任务。上述作业帮相关业务负责人也表示,未来的硬件业务会有更大想象空间。
除了教育类企业,这个市场中还有以步步高、读书郎等为代表的传统硬件厂商,以及以字节跳动、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等多方“势力”。随着教育硬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的多样化,各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
优质内容或成竞争关键点
教育硬件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吗?或许可以先来看几个数据。
科大讯飞2021年年报显示,在其主营业务中,毛利率最高的是教育产品和服务,可以达到51.66%,并且占主营业务的比重还在持续提升,其对提振公司整体营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另一家上市公司网易有道的财报数据也表明,智能学习硬件已经成为该公司现阶段业务转型的一大重心。2021年四季度,网易有道智能硬件净收入同比增长33.9%、达到3.18亿元。
姚玉飞分析称,硬件产品有一个递减效应,出货量越大时成本越低。“据我了解,普遍毛利率在50%~70%。”而这一毛利率,已经与很多在线教育企业K12产品的水平不相上下。也正因如此,无论是从未来业务方向还是利润空间上来看,教育硬件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智能硬件是否能扛起在线教育巨头转型的大旗,姚玉飞坦言,目前聊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转型肯定很难,可以看到目前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中。”
在这个日趋拥挤的赛道里,谁会成为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2022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指出,K12教育智能硬件是一个内容、软件、硬件三方协同的业务生态。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商业逻辑下,教育智能硬件的盈利点逐渐从硬件本身向配套内容和增值服务延伸。
也有资深行业人士表示,硬件从本质上说是渠道的生意,品牌差异性并不大,硬件产品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内容与用户黏性。换句话说,是否具备优质内容,或将成为未来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