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放
租住地旁的林子里,周姐是我的几位退休候鸟老朋友的种菜师傅,地道的海南人,她让我领略了海南女性的勤劳能干。最近,她拿出自家种的菠萝蜜请客,分享家中故事,让我吃到了从未吃过的美味,也看到了一颗慈爱而豁达的母亲心。
对于菠萝蜜,许多人都不陌生,吃过的人也很多,但实地见过菠萝蜜生长者,或许并不多。10年前,我第一次到海口,在一个朋友家的门口看到这种水果时,曾惊讶不已。这玩意儿与榴莲有些像,但体型又明显比榴莲大很多,像一个悬挂在树干上的大冬瓜。一问,才知道是菠萝蜜。那时我还未吃过这种水果,猜想,又叫菠萝又称蜜的,大概是一种很甜的水果吧。
真正吃到,又要往后顺移了四五年。在苏州街头,看到小塑料盒装着的一种蜡黄的东西,名称就是菠萝蜜,一颗一颗,形同特大号罗汉豆,或者说像削皮切块的菠萝,但有光泽,丝毫不拖泥带水。虽然价格不菲,还是花费十几块钱买了一小盒品尝。一尝之下,舌尖完全颠覆了字面上的理解,不甜不酸,略微有一点清香,有点嚼劲,但不说味同嚼蜡,也实在没有多少吃头。而且,每颗里面还有一粒大大的核,圆溜溜的豆状,囫囵挤出不费力,只是感觉占了空间和分量。相比同等价钱的其他水果,我感觉这个菠萝蜜缺少竞争力。
这次到海南岛东南的南林农场租住,看到了很多菠萝蜜。这种果树有小有大,小的高不过两三米,主干顶端被果农有意裁截,为了限高,主干不及甘蔗粗,也赫然开始结果,硕大的果攀挂主干间。大树是另一个极端,明显主干虬曲呈龙钟之态,也周身挂了大大小小的果,仿佛百子罗汉图,身上抱着搂着挂着趴着众多的胖娃。果农告知,这种树的材质非常好,是做家具的好树种。结果能力也极强,百岁的果树依然能结果。这种果还是所有水果中单个最大者,一般二三十斤,大的七八十斤,超百斤重的也不鲜见。
我住的南林农场所见,职工住房周边除了椰子、槟榔和木瓜,这种菠萝蜜必不可少。我窗下就有一棵菠萝蜜,我亲眼见过结果过程,不见花,似乎是另一种无花果。奇怪的是,它们不同于别的水果往往果结树枝间,这个菠萝蜜的果很像战士腰间悬挂的带铸格手雷。树的整个上半身树枝都不带果子,仿佛上半身的树枝连同双手,只需向空中摇摆舞动着吸纳阳光和空气,配合地下的树根汲取养分,来共同养育树腰间的儿女。
这棵树树干一开始爆出几十枚鸽蛋模样的果,慢慢地,它们长成了青荔枝或猕猴桃状,再不声不响又到了小冬瓜样。一颗老树上,结了几十枚果,但长得极慢,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它们也只长到每只七八斤的样子。
晨光暮霭中,它们在窗外与我对视,纵然是相看两不厌,但我久久没有看到它们成熟的彼岸,还是暗暗发急。
还是在林间菜地里,周姐带着周围一帮老徒弟种菜,我见识了她家周围的菠萝蜜,才明白,果树也需要一个间果的过程。就像间苗一样,树上的果子要有取舍,不能一味贪多。她家的菠萝蜜树,一般只留五六枚果子,又注意采光和病虫害防治,所以一枚枚果都长得精气神十足。看到有上门收购菠萝蜜的果贩子,自称是周姐的老主顾,每次来周家都能收购到称心如意的果儿。
从她家的菠萝蜜,我联想到她培养的两个孩子都考到上海读大学,并留在上海工作,这在当地农场很少见。由此,也可以想象她为孩子们付出的心血。
也是有缘,我在了解“海南四大才子”时,接触过其中“吟绝”的明代王佐。王佐是个清官,在广东、福建和江西任职,百姓拥戴,口碑极好。他的诗歌写得极有特色,其中有一首五言古风《菠萝蜜》,诗不短,只引用开头几句:“大易称硕果,此物无与友。重大难著枝,一一树腰吐。造化妒全美,命形有好丑。好者如圆瓮,丑者如缺缶。周壳刺森森,乍见惊触手。”写得非常形象,描述了果的形状,说出了果形的一果独大,还有挂果所在树的部位,别具一格。诗赋予了这种水果人格化。据说这种果物是汉武帝时期博望侯张骞从印度带回,造福后世。
近日林中劳作后小憩,周姐从家中搬出半个菠萝蜜出来请客,还没有吃到嘴,就让我对其香味殊为惊叹,这是一种堪称“异香”的果香。色泽像桂花中的丹桂,黄中偏红,也类似入秋蟹黄,或高邮咸鸭蛋的蛋黄。再吃一块,是一种非甜腻的甜,带蜂蜜味,一时找不出合适的比喻。相比较的话,我感觉曾在苏州吃到的菠萝蜜如果值30元一斤,那么,现在吃的这个绝对值200元一斤。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水果!
周姐拿出手机,与3岁的孙子视频,让孙子看周围的爷爷们分吃准备带到上海去的菠萝蜜。原来,周姐的孙子最爱吃菠萝蜜,但必须是奶奶从海南带到上海的。上海当地水果店的菠萝蜜大多为催熟,他的小嘴巴识货得很,非奶奶带去的菠萝蜜他不吃。但眼下上海有疫情,奶奶原定去上海看孙子的计划只能往后移,熟了的菠萝蜜没办法久放,只能先请客了。
周姐对孙子说,奶奶知道他们艰难,她也非常心急。但这个急不得,必须有耐心,就像菠萝蜜催熟的不好吃一样。小家伙在视频里对着奶奶拍胸脯,说没问题,我们都很好,都很坚强,奶奶千万别担心,千万别心急,我们在上海等着,等着奶奶下次带菠萝蜜到上海来。
我一旁插言,我回苏州必定经过上海,奶奶专程来上海之前,就会有顺道带过去的菠萝蜜。这个一定是“奶奶牌”熟透又新鲜的菠萝蜜。
一枚水果,情牵三代,也贯穿了海南与上海两地情。
吃周姐家的菠萝蜜,我们分明也品尝到了水果外的人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