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当代年轻人有多接受闪婚?


    ■ 李婷 郑叶昕

    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性别研究中心2021年在高校范围内开展的一次万人调查显示,44.2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闪婚,仅9.95%的受访者比较支持闪婚。这个支持率甚至落后于“不婚”和“丁克”等普遍被认为更极端的婚育选择。

    随着个体主义兴起,婚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婚姻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人自身决定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婚姻的稳定性仍然是当下大学生们所追求的。破坏婚姻忠诚度的“开放性关系”以及在部分人眼中是轻率的婚姻缔结方式——“闪婚”,难以取得普遍的认同。

    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能接受闪婚。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能接受闪婚,家庭经济支持越高者,越能接受闪婚。在学校类型上,双一流本科对于闪婚的接纳程度最高。在地区类型上,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对于闪婚的接纳程度最高。

    闪婚的一大特点是将婚姻视为个人行为。在闪婚中,个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决定性因素,体现了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独立性。“闪婚”背后是一种自由的呈现,比如经济自由、个人决定自由、生活方式自由等,从而在婚恋上体现出自主性、开放性、实际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在当下,她们能够遵循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标准来选择婚姻对象,婚姻自主权得到了法律的有力保障。

    从全国大学生调查中女性对闪婚更加开放的态度似乎可以验证,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女性加大了对自我地位的反思,加强了在自我观念上的觉醒。强调情感体验的新型婚恋观正在萌芽,这不仅是女性在婚姻自主权上的有力证明,也反映出两性在对待婚姻的观念上日益走向开放。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