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春霞 发自北京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10件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公益诉讼既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一项人权保障的司法职能,既要聚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领域事项,又要在一些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发挥人权保障的救济作用。”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说。

    据介绍,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已实现办理残疾人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案件“全覆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案件近4000件。2021年以来,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不断拓展。此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涉及残疾人劳动就业、无障碍环境、教育、康复、社会保障、文化生活、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更加注重对残疾人权益的全方位司法保护。

    胡卫列表示,下一步,最高检将进一步加强办案指导,为持续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立法完善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样本;加强协作配合,推动形成协同高效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工作合力;加强普法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保障人权的文明社会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认为,公益诉讼相关规定呈碎片化分布,缺乏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理解和适用也缺乏统一认识。推进公益诉讼立法,应及时完善相关单行法,适时推进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统筹公益诉讼立法条文,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明确诉讼主体、调查取证、司法鉴定等规范,实现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系统化、结构化、专业化。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