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是党的温暖让我和母亲摆脱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照亮了我前行求学的道路。”日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刘羲檬心潮澎湃,她动情地说:“我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全国道德模范榜样引领作用,始终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梦想为舟、以奋斗为桨,切实担负起属于我们的时代重任!”
刘羲檬是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大三学生,2001年出生于大庆市肇源县。刘羲檬出生后,妈妈类风湿病情加剧,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在她三岁时,父亲不辞而别,母女二人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家庭重担都落在了这个弱小的肩膀上。
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刘羲檬就已经开始为妈妈生火做饭了。因为瘦小够不着灶台,她就在脚下垫两块砖头,滚热的油溅到脸上、手上,刘羲檬忍着疼痛不让泪水夺眶而出,怕妈妈看到伤心。
为了更好照顾妈妈,刘羲檬早早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理发,听说按摩可以让妈妈早日康复,她就坚持每天为妈妈按摩,隔几天拔一次火罐。为了让妈妈睡得舒服,她每天凌晨起来,给妈妈翻身、盖被子。
2018年9月,刘羲檬升入高三,既要兼顾学习又要照顾母亲,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准备早饭,带着妈妈去卫生间洗漱,然后独自坐上第一班公交车去上学。在每一次上学和放学的途中,刘羲檬都会拿出她抄写好的单词本背诵,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中午放学后她更不敢耽误一分钟,飞奔回家。带着妈妈去卫生间,把午饭和晚饭做好,把晚饭放在保温桶里,安放在妈妈床头边。晚上10点30分放学,她又第一个冲出教学楼回家,给母亲按摩到12点。在昏暗的灯光下,妈妈看着孩子那瘦小而疲惫的面庞,经常心疼地偷偷流眼泪。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9年刘羲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朝鲜语专业。妈妈每当给家里的亲戚朋友打电话时,都会由衷地跟大家说羲檬是她的骄傲,但是她也会时常觉得非常愧疚。“要是没有我的拖累,孩子会有更好的人生。”每当看到母亲愧疚的时候,刘羲檬都说:“妈,我照顾你是天经地义的事,你拖着生病的身体,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我带到这个世界,没有你哪有我。”
和妈妈相依为命十几年,上大学后妈妈谁来照顾?刘羲檬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辗转难眠。在开学前,刘羲檬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妈妈去上学。“学校的老师们了解我的情况后,我和妈妈到哈尔滨的第二天就来看我们,感觉特别温暖。”就这样,刘羲檬和妈妈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开始了新生活。
进入大学后,刘羲檬没有放慢奋斗的脚步,而是始终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她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竞选。为了贴补家庭用度、增长实践经验、锻炼从师技能,刘羲檬刚入学就去了一所英语补习班和学校食堂兼职,每当寒暑假的时候她都会去做家教。与此同时,她在学习上也从不放松,在班级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取得综合成绩满分的好成绩。
瘦弱的身躯迸发出的是坚忍和刚强,梦想和奋斗成了她生命乐章中的主旋律。如今的刘羲檬正在为她和妈妈的未来更加用心地奋斗。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她目前正在准备考教师资格证,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同时她也在同步准备考研,希望毕业后能够给妈妈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刘羲檬感恩于时代给予她的成长机遇,感谢多年来一直帮助和支持她渡过难关的好心人,她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孝老爱亲的精神,用自己的故事去感染更多的青年人,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与拼搏成就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