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丁秀伟/李崇铭 发自上海 5月16日,在第185场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介绍,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上海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上海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市16个区中,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到了100万以内。5月15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首次降到了1000例以内,上海全市社会面已经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宗明表示,要清醒地看到依然存在的疫情反弹风险,一些集中隔离点和封控区的老旧小区等还有阳性感染者报告,全市防控基础还不够稳固,需要继续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只有进一步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才能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巩固清零攻坚“十大行动”成果阶段。从现在开始至5月21日,重点是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上海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宗明介绍,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降新增、防反弹的重点,坚持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坚持分步实施、分级管理、分区施策,建立健全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及时高效的处突机制、动态调整的管控机制、自觉自律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统筹做好局部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强化监测预警发现和动态精准防控,统筹抓好防反弹、防输入和防外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据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社会人员流动逐步加快,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增长,上海市医疗机构将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市民群众诊疗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延长诊疗服务时间、优化预约服务、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畅通、加强药品配备和健康管理以及不断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据悉,5月22日起到6月底,上海全市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周日义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