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 牧歌
“95后”的初雯雯是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在读博士,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会长、全国青联委员。5月2日,初雯雯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1年10月11日,27岁的初雯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以《上百万个90后,一起做了件大事》为题,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收获了全世界专家学者真挚热烈的掌声,并瞬间成为媒体焦点。
2017年,初雯雯硕士毕业后选择回到新疆阿勒泰从事蒙新河狸保护工作,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河狸公主”。她带领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起新疆蒙新河狸保护系列公益项目“河狸食堂”“河狸方舟”等,吸引了超过100万名“90后”“95后”青年人,参与到新疆阿尔泰山的自然保护工作中,使蒙新河狸种群数量增长20%,并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经典案例”。
从小就跟野生动物格外亲
父亲初红军是动物保护工作者,初雯雯从2岁起,就被父亲夹在胳肢窝下,带到河边去看河狸,有时看河狸“盖房子”一看就是一晚上;7岁,她开始自己打点行囊,登山包麻利地装上水、调查表、GPS、干粮,和父亲的科考团队一起,翻山越岭;15岁,初雯雯加入了野外救灾的队伍,扛着被冻死的野生动物,在雪地里前行,少年的眼泪,为野生动物流了无数次。
从小就跟野生动物一起长大的初雯雯认为,野生动物就像她远距离的家人,格外亲。长大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既让狼活下来,又保护牧民不受伤害的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带领团队从不同区域拣回狼的粪便,用科学办法分析狼的食物组成情况——原来狼的大多数食物都是鼠类、植物和昆虫,甚至还有垃圾。家畜只占3.6%,而且大都是死羊,科研数据显示:狼并不愿和牧民发生冲突。
初雯雯据此频繁地和牧民沟通,让大家理解野生动物,并替代动物给牧民们补偿。她说,这是给她的动物“孩子”们“交粮票”。
回新疆去,传承父亲的志向
2017年,初雯雯从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毕业时,曾陷入了纠结——同学们大多留在了北京,考公务员,去研究机构或大企业。当时她的心情十分复杂,究竟留在北京的写字楼里,还是回到新疆的大自然里?
“我有一个做了一辈子自然保护工作、骑马进山骑到走路一瘸一拐的爹。他送了我一句话——‘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最终,初雯雯选择回到新疆,传承父亲的志向,成为专职的野生动物保护者、野生动物摄影师。
2018年,初雯雯成立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在保护区外的区域,做协调野生动物和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工作。她发起的第一个公众参与的项目叫“蒙新河狸守护者”。河狸是世界上除人类外,唯一通过营造小环境来改善大环境的动物,而蒙新河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初雯雯在COP15的发言中说,“这些擅长‘修水坝’的小家伙建起的一个个河狸坝能给更多野生动物提供新的生境,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而4年前的数据显示,蒙新河狸种群数量仅500只左右,比大熊猫还稀少。“我们的协会在富蕴县,地处偏僻,付不起高薪,一度既缺人又缺钱。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如果宣传到位,以前很多和河狸‘抢地盘’的农民,也愿意参与保护野生动物。”
初雯雯徒步走访了750公里长的乌伦古河流域,以提供一定量牧草、补偿被河狸损毁的农田等条件,动员起当地190户牧民参与到自然保护工作中来,让他们成为自然巡护员,缓解自然保护人才不足的问题。
但若想种群壮大,还要拓展疆土。500只左右的河狸已是乌伦古河最大的环境容纳量。于是,初雯雯又发起了“河狸食堂”,从改造整体的生态环境做起,为河狸们种植42万棵灌木柳——作为河狸的食物和搭窝的材料,直接影响着河狸的生存数量。但种树是一笔巨大投资,200多万元的费用从哪来?
让网友成为公益的“云”靠山
初雯雯想到发动广大网友。“让大家先有认知,再有喜欢,最后再有改变和行动。”2020年,她在抖音开通了账号@初雯雯喵嗷,拍摄动物保护短视频,还给河狸宝宝们开直播,仿佛一个在线版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达40余万人,全网点击量过亿次。远在天边的网友“云认领”河狸宝宝,粉丝们能直观地看见通过自己和工作者的努力,河狸在一点点变好。
“动员牧民参与河狸保护工作大约需要价值500元的牧草/户,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将牧草购买名额释放给网友们。”在网友后援团的帮助下,初雯雯现已为河狸种下了42万棵小树苗。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区河狸种群数量由500只上升为598只,增长20%。
如今,蒙新河狸保护系列的三个公益项目,已得到超过100万人次捐助。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也已有一支200余人的线上志愿者团队,服务于这些项目的执行。因上百万人协作,该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之一。
“我常感觉身后有无数的志愿者,给了我无穷的底气和巨大的靠山。”初雯雯信心倍增。
初雯雯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们想告诉全世界,中国的青年人对自然保护的态度是认真、严肃、投入的,我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大家用微薄的力量积土成山。最让我自豪的是,有这么多同龄人在一起行动,以后我们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一定会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