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闻着茶香长大的她,选择辞职返乡创业,打造生态鲜茶供应基地,成为一名新茶人

赵会会:“回到农村创业,感觉很充实”


    赵会会和茶农查看茶叶生长情况。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初夏时节,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张家沟村的大片茶园,满眼碧绿,已采过春茶的茶树,又吐出了一片片翠绿的嫩叶,迎接夏茶采摘季的到来。

    “今年的春茶丰收,全年收益肯定也不错。”张家沟村茶叶种植基地合作方、日照茶仓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会会一脸喜悦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回到农村创业,我感觉很充实,也很幸福。”

    返乡创业,打造生态茶园

    日照被誉为“中国江北绿茶之乡”,赵会会的父亲是日照的第一批制茶师。闻着茶香长大的赵会会,对茶产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茶企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2020年秋,赵会会选择辞职创业,成为一名新茶人。

    巨峰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之一,当地茶园大多由个体茶农种植。赵会会着手在巨峰镇薄家口村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车间,并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巨峰镇的茶叶种植专业村张家沟村共同打造生态鲜茶供应基地。

    2021年6月,赵会会与张家沟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签订茶园流转协议,合作社与村里100余户茶农签订托管协议。按照协议,茶园所有权归茶农,茶树仍由茶农种植;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对茶园进行监督和绿色防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公司制订种植标准,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有机生物肥等,并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回收鲜叶。此外,公司按照每亩1000元给予补贴,其中30%用于合作社进行茶园监管和维护,70%用于茶农分红补贴。

    “采取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茶叶生产中因原料质量把控不严格、产品工艺水平不高导致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降低了管理成本,可以专心打通上下游,结合本地特色进行茶叶品牌化运营。”赵会会说。

    振兴茶产业,带动茶农增收

    “今年可好了!茶园喝饱了水,肥不用我们自己买,药也不用我们背着喷雾器打,省工省时省力还给我们省钱,今年管保能增收。”茶农宋全来算了一笔账,茶园托管后,900多元的农药和有机肥、400元的地膜全由日照茶仓免费提供,还可以拿到700元的分红补贴,一亩地一年最少能增收3000余元。

    以前,张家沟村茶园的灌溉设施年久失修,茶农只能靠天吃饭。村里原本打算等相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批下来再改造。农时不等人,今年年初,赵会会决定由公司出资先干起来,购置水泵、修建茶山蓄水池、铺设水管。3月,灌溉系统建设完成,300多亩茶树终于喝上了“返青水”。

    茶园统一实行绿色防控,也让茶农们省了不少心。“两亩半茶园,往年打药,得从山下背水上山,打一遍药得一天。现在用无人机,一会儿就能打个几十亩。”宋全来说。

    “今年我们的春茶销量比去年增长了50%。”赵会会说,目前,公司在张家沟的合作基地共有357亩,今后还要扩大茶园规模,继续推广基地的管理模式,“希望通过我们新茶人的共同努力,推动日照绿茶产业转型升级,让更多茶农增收致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