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的贺信在广大家庭和儿童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勉励与殷切希望,让大家倍感振奋,更加坚定用心用情服务儿童的使命,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用心用情服务儿童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儿童中心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校外教育和儿童发展研究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勉励中国儿童中心,“希望你们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少年国学院负责人、书法教师王哲兴奋地表示,作为一名校外儿童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立足本职岗位促进儿童成长发展,“近年来,我们以中国儿童中心‘大国少年’课程为主线,研发形成系列前沿性、原创性高品质融合课程,成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课程先行者。我们突出校外教学育人综合性、开放性、协同性优势,将德育融合于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育人效能,引领少年儿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贺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始终不移的关爱和对儿童工作与儿童工作者一以贯之的重视,对于促进当代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山东省妇联二级巡视员、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孔静珣备受鼓舞。她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打造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红苗沃土”党建品牌,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米红瑞说,“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8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构建儿童福利机构‘养、治、康、教、安、社会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使每一名孤残儿童都得到专业的照顾,养育质量不断提升。”米红瑞表示,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者,未来将继续坚守初心、不辱使命,用心用情守护每一名孤残儿童。
浙江省杭州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姚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儿童工作者。“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关心儿童,爱护儿童,凝聚了全社会共同力量。”姚遥说,要积极发挥关工委的优势,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弘扬新时代精神,培育民族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倡导文明新风尚。少年儿童要从小就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山东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儿童主任曹敏所在的八里沟村为孩子们建立了“儿童之家”,设置文化娱乐设施,积极开展助残助学等活动,让孩子们真正得到了实惠。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实施一年来,邹城市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街道成立了未保工作站,村村配备了儿童主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对广大儿童工作者的莫大鼓舞和鞭策。”曹敏说,作为一名儿童主任,将用自己的努力获得群众和孩子们的支持,用法律和专业技能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用心呵护每一名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从事儿童社会工作十余年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洛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沈庆深入棚户区给外来务工子女送图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大爱浇灌花朵,众手呵护希望。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沈庆表示,学习总书记贺信后更感使命重大,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儿童工作者的希望要求转化为践行儿童友好理念的强大动力。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对于维护儿童权益、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雷旸表示,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中,一定要带着真心,带着真情。今后将进一步探索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出了要求。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雅居园小学校长姚晶深感,总书记的贺信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学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园地,在不遗余力加强家庭和学校、社区的联系,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实现教育主体功能间的开放融合。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也更注重观念转变和模式的建构,相信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网络必将助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姚晶说。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校长、全国最美家庭代表韩世国通过自己对“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学习总书记贺信的体会。韩世国说,“爱幼”就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放下手机、放下工作,用心倾听孩子说话,用心陪伴孩子生活;“爱幼”就是老师精心呵护儿童成长,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育他们的美好品质,耐心地引导他们;“爱幼”就是全社会都要尊重儿童,关心儿童,保护儿童。“每个人都‘爱幼’,才能让儿童得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是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师彭英一直以来的职业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引起了彭英深深的共鸣,“这让我想起了平时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一幕幕,想起了孩子们为实现梦想勤奋耕耘的身影。”彭英说,只有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和有凝聚力的班级。
学习总书记贺信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家庭教育类课题研究专家、江西话梅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菁莹体会深刻。基于多年教育研究与实践,她认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教育生态离不开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李菁莹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模式将越来越开放与丰富。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育人目标。未来要划好家校社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各自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各负其责,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同向而行。
发挥家庭“第一所学校”重要作用 帮孩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广大家庭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健康成长得益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各方力量的协力共进。”北京市通州区首都最美家庭代表闫晓芬对此深有感触,闫晓芬和丈夫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经常带领孩子参与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闫晓芬表示,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刻苦学习,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磨炼意志,用顽强的精神对待成长中的困难和阻碍;锻炼身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家庭的希望是孩子,给孩子一个天真、快乐、幸福的童年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山东省青岛蓼兰镇万家小学教师陈同亮深有体会地说。今年,陈同亮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陈同亮表示,作为全国五好家庭,将谨记总书记的教诲,影响和带动千万个家庭关爱儿童,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弘扬社会正能量。
每到周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温佳甲、马志辉家庭就会全家人一起漫步城市,感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总书记的贺信让我们倍感亲切。”温佳甲表示,将继续传承好家风好家教,让作为新疆兵团第四代的孩子们在军垦文化的熏陶中,接过一辈辈军垦人的接力棒,建设家乡,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贺信后,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谢笑艳深深感到,发挥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义重大。福建省儿童活动中心打造的“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自2020年6月上线以来,统筹协调学校、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建构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互动关系。谢笑艳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
(采写:范语晨 王春霞 耿兴敏 姚改改 姚建 刘旭 王永钦 王江平 任然 林志文 吴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