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干信访工作整一年,“95后”姑娘陈梦婷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访时怯生生的紧张模样:“来访人一激动,说话一大声,我手都哆嗦。人家问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只能现场找政策条款,头上后背直冒汗。”
从“信访小白”学生妹到善做群众工作的女干部,如今的陈梦婷已经是安徽南陵县河湾镇信访办的“接访熟手”。
谈及快速成长的秘诀,年轻的陈梦婷用8个字概括:熟“事”、熟“件”,用“法”、用“情”。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俗称“机关第一难,干部第一烦”。“普通人见到麻烦事都绕着走,我们得迎难而上。”已经在信访岗位上历练十几年的南陵县信访局副局长吴琪说。
南陵县信访局,女性从业者占比高达52.6%,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多年来,这支信访“娘子军”用女性特有的耐心、爱心,信访干部的专业和担当,为群众排忧解难,力求事心双解。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是吴琪的座右铭。这些年,她的足迹遍布各镇30多个村居。定期到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基层一线走访群众,指导各镇各单位对已化解案件认真梳理排查,按照“五个一”完善卷宗材料。
县信访局共有5人从事窗口接待,其中3名女性,分别是“60后”退休法官顾琪、“85后”接待熟手潘静、“90后”接访新兵岳帆,被同事们誉为信访股“接访铁三角”。
她们在长期锤炼中找到了工作技巧:对于老户的基本情况、反映诉求、健康状况,甚至包括兴趣爱好,要了然于心;对个性迥异的来访人、千差万别的诉求问题、不同类型的咨询建议,要准确分类对应;对于来过的每位信访群众,互相提醒,力求做到过目不忘。
“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接访中,当时刻牢记的工作要求变成了一杯杯热茶、一声声嘘寒问暖、一次次主动跟进解决……“老百姓心里多了被当成家人的体贴和温暖,少了些怨气和怒气,也愿意相互体谅。”已经有一肚子经验的潘静说。
耐心细致重要,专业的法律知识更是不可或缺。在这方面,退休法官顾琪是行家里手。
今年4月的一天,信访人张女士来到接待窗口,反映邻居李某将安装空调外机的公共空间私自占用改造成了洗衣房。物业多次调解,但邻居李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老母亲拒不配合恢复原状。邻里关系紧张、矛盾激化。
顾琪与调委会的同事面对面倾听诉求,又利用下班时间上门做工作, “根据民法典,这个空调机位属于共用部分,你们的行为侵害了别人的权利,如影响装修进度,还涉及违约金赔付问题哦!”李某的母亲有抵触情绪,顾琪就站在门口劝说。
一次次上门,讲道理、讲法律、讲邻里情,李某一家总算认识到占用公共空间的错误,同意配合恢复原状。事后,张女士特地送来了锦旗,由衷感谢。
这样的故事,在“铁三角”的接访中不胜枚举。“解难题,纾心结,筑担当。”吴琪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今年一季度,南陵县网上信访案件受理率达100%,一次性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同比上升10多个百分点,实现了季度开门红、三率双提升。